中金数据黎江:云后台+行业云 拨开云时代迷雾
DOIT资讯中心 12年07月27日 11:00 【转载】 作者:中国信息主管网 责任编辑:王瑶
云计算产业链:数据中心三层推进
云计算的产业链条中,基础架构是排在首位的,就是数据中心。
目前,我国拥有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云计算示范城市,同时,重庆的云端计划、宁波的星云计划、广州的天云计划……各种各样的云基地、云中心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如何将这场盛宴真正转化为财富?这不是仅靠数据中心建设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对商业化运作、产业模式进行深刻的规划,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这场云革命中,中金数据也参与到云计算咨询工作中来。早在2010年,北京“祥云工程”就开始起步,同时由于北京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云计算中心的建设上自然是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而祥云工程的北京市云计算产业链规划,就离不开黎江的研究与建议,在祥云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云后台,也出自中金数据之手。
除了祥云工程之外,黎江还曾担任了重庆云端计划、广州天云计划、哈尔滨云飞扬规划咨询组的负责人。
云计算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与融合。在黎江看来,推动云产业链的聚集是必为之事。
“祥云工程的核心关键词之一就是云产业链。”黎江说。参与祥云工程产业链规划时,他详细调查研究了国外200余家、国内100余家IT公司,将云计算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分级展开,绘制了庞大的产业链图。
“云计算的内涵丰富而复杂,它涉及到运营、网络等各个方面,只有一个应用搞好了,不是云计算。”黎江说。中国的云计算产业模式和国外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云端的各家国际IT巨头,如亚马逊、google等都是规模庞大,资本雄厚,能够通过整合与收购,补齐产业链短板,延伸云产业链范畴。而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公司规模相对而言还较小,资本力量也不足以支撑实业,因此,聚合起来打造云产业链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黎江介绍,在祥云工程的计划中,中关村开发区打造以应用、测试为核心的基地,而在亦庄开发区设立云计算运营基地,布置后台数据中心,中金数据打造的中金云后台就是其中的核心工程,同时,这也是国内首个建设的公共云后台。
黎江也注意到了中国目前出现的数据中心热现象。但他认为,这种现象不会持续下去。在这时,拥有战略眼光与详尽的产业链规划就显得非常必要。“以北京的祥云工程为例,对数据中心的建设也要进一步细化。”
云计算数据中心,是相当耗电、耗能源的工程。而北京,则是相对来说,资源比较紧张的地区。为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软件和服务业的节能计划也已出台。祥云工程的数据中心建设也将采取三层结构的推进方法:位于第一层的是超大型数据中心,拥有上百万台服务器,能够为全国服务,甚至扩展到服务全球,其选址可能扩大到全国范围,既利用当地的丰富资源,也在推动北京云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本地云产业;第二层则是以亦庄的中金云后台为代表的中型数据中心;对于小型的数据中心,则适当采取限制与引导措施。
云计算转向云应用导向,则是云计算产业链规划中另一个主要变化。黎江表示,云计算在发展初期以中小企业为主,现在,则有越来越多的大的行业行动起来,例如政府行业的政务云、金融行业的金融云建设。现在,云计算产业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如何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服务,如何将更多地行业应用软件转移到云计算平台上来。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云计算产业链的推动计划也是在不断深化、调整的过程。”黎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