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涉足应用商店不久,但前期一些类似项目的成功,也验证了华为操作“内容推动硬件销售”方式的可行性。
就在不到三个月前,华为刚刚高调推出了一款特殊的手机,这款手机虽有自己的常规型号,但却被人们更多地称为HiQQ,正是因为这是华为与腾讯合作的围绕QQ系列应用、突出社交应用主题的手机。这一深度业务定制的概念获得了不小成功。
虽然这一合作与应用商店模式仍有显著差异,但其根本理念是一致的,并且它至少体现出华为能够理解和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拥有在移动互联网业务内容领域运作的能力。而这,无疑在应用商店的发展中非常重要。
据记者了解,目前,华为的应用商店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已经取得一些可量化的收获:已拥有超过
2 0 0 0个各类精品应用;累计下载量达1000万次,月增长率超过40%;拥有超过10 0万激活用户,月增长率超过50%,用户活跃度在30%以上;日均访问量已达30万次,日均下载量达10万次。
当然,华为这一“智汇云”应用商店对于其终端销售的实际促进作用,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在其间华为也需要紧密跟进、适时优化调整。
以全球资源布局吸引生态圈 一家应用商店的成功靠什么?
无疑是强大健康的生态系统,在开发者和用户两端都拥有大量追随者。然而,作为一家在消费电子领域并不算十分知名的厂商,缺乏“粉丝”的华为终端,其应用商店何以吸引开发者开发应用,又何以吸引用户使用,并进而实现对硬件销售的促进呢?
我们可以先看看华为的销售模式思路,这也是华为应用商店区别于其他的特色之处——多样化:既有面向全球最终用户的自营店形式,也有面向运营商、帮助运营商建设的应用商店;后者还可进一步根据运营商的类型与规模,细分为店中店、合营店、代营店等多种形式。这就意味着华为能够直接或间接获得更广阔的用户空间,有更多的最终消费群体,当然也就意味着更多的下载量。而这些应用商店都会内置于华为智能终端中,对终端的推动作用或许不言而喻。
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华为并不是一家传统只针对移动终端的厂商,其终端产品体系和品类中还包括数据卡、行业定制终端、家庭融合类终端等,未来如果横向拓展用户群体,也有潜在的广阔空间。
当然,思路只是理想化的规划。在目前的初级阶段,华为同其他许多厂商一样,需要首先从尽力帮助和吸引开发者做起,一步步培养自己的生态系统。
4月底,华为启动的智能手机开发者大赛就是培养开发者计划中的一步,这次大赛,华为以自身的全球化渠道优势、全球化运营能力和全球化合作伙伴资源为“诱饵”,在大赛中获奖的开发者不仅会获得华为的丰厚奖金,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入驻华为“智汇云”应用商店及华为手机全球性深入合作及推广的机会。而事实上,由于国内移动应用市场尚未真正发展起来,目前国内的不少应用开发者都是主要为国外市场开发应用,不过他们在国外应用商店中可获得的收益正越来越低,此次华为抛出的橄榄枝无疑很有吸引力。
更何况,由于与苹果等公司处于极其不同的产业地位和角色,华为并不试图通过应用销售直接获得什么可观收入,应用商店于华为是同时具备战略性和战术性价值的,因而华为对于应用商店中应用程序销售收入的分配将更多让利于开发者和运营商。
仍需长期持续投入
不过,在雄心壮志之下,值得华为冷静思考的是,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帮助开发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持续不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更可能延续数年之久。而只有坚持做下去,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目前在智能终端大发展的背景下,开发者主要在几方面遇到难题,需要得到大厂的扶助。
由于智能终端机型的繁多,加之终端本身功能性能的提升,手机应用的水准也随之需要提升,相应给开发者带来的就是开发难度与开发成本的双重提升,比如手机游戏开发上需要投入更多,开发速度也由过去1个月1款可能放慢到半年1款。
在这方面,开发者需要得到技术支撑、资本支持、版权保护、获利保障、人力及融资外包等多个角度的帮助;而事实上,现在国内应用商店的拥有者们给予开发者的也都是这些方面的支持。
另一方面,相比这些支撑,应用开发者更迫切需要终端厂商等强势行业主体的用户数据信息共享以及营销资源支持,相对来说,这是他们更加头疼的问题。
对于应用商店拥有者而言,完整地理解开发者的需求无疑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深入地思考开发者最需要什么。目前看来,开发者业务的精准定位还需运营商、主流设备厂商的数据支持,开发者需要强势行业主体能够进一步开放与分享其在用户数据挖掘方面的核心信息,而在后续应用推广方面,也需要相关主体的营销资源支持。而像华为这样与全球运营商有着密切合作,可以通过运营商很好了解全球各地用户的需求和支付意愿的角色,完全可以将信息与开发者充分共享。此外,还应根据开发者的不同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具体服务。
实际上,国内开发者整体的培养,应该由整体的产业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大环境,不过目前理想的产业整体扶持效果并未形成,产业各方对于应用开发者的支持行为过于零散,只有将各种支持资源更好地整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合力作用,最终为开发者营造良性有序的产业环境。在这点上,在国内具有绝对行业号召力的华为可以身先士卒,聚集产业力量协同培养。
最后,再回到应用商店的服务核心——终端上来,应用的体验如何最终还要依赖终端的支撑能力,因此在尝试应用商店软件带动硬件销售新模式的同时,对于终端设计的不断创新、对质量的不断提升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