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两个行当称自己的客户为‘用户’,一个是毒品贩子,一个是软件。”这是Sun创始人斯考特·麦克尼利(Scott McNealy)早年讽刺微软的话,有些偏激的他把卖软件与卖毒品相提并论。他的意思是指人们需要不断地购买微软软件的升级版,这会让人们渐渐地陷入诱惑而不能自拔。
首轮对手选上英特尔
“我是坐在高处大声传教的人。”麦克尼利说,“微处理器芯片的发展方向只能是RISC,它必将把英特尔和摩托罗拉的芯片统统分解为沙粒!”
1982年,斯坦福大学学生麦克尼利、威诺德·考斯拉与另外两个年轻人一起创办了“斯坦福大学校园网”,其英文首个字母缩写为Sun,随后Sun公司成立。起初是由威诺德·考斯拉担任Sun公司CEO,麦克尼利任公司生产部经理。两年后,公司董事会炒了威诺德的鱿鱼,由麦克尼利暂时出任公司代理CEO,以便他们可以物色到一个更加合适的人选,但似乎一直没找到更合适的人选。
创业之初,Sun的目标定位在高档工作站,可用来进行电脑辅助设计、制造和图形处理,定位于企业级应用。
与大家普遍印象不同的是,Sun的著名口号“网络就是计算机”并不是麦克尼利创造的,它是1984年由Sun的第五位员工John Gage提出的。1986年,Sun公司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当时的股票代号是SUNW,即太阳工作站的缩写。
麦克尼利后来回忆说:“当时,Sun的发展速度真可谓是一日千里,但那时也有一些强劲的竞争对手和我们进行殊死搏斗……”
当年参与创建Sun公司的威诺德·考斯拉回忆道,麦克尼利总是知道Sun公司独特的商业策略应该是什么样子。麦克尼利称:“如果我们不能成为这个行业前三名的厂家,我就不做这生意!”
Sun最初的工作站采用的是摩托罗拉的芯片,很快Sun开发出自己的RISC架构的SPARC芯片,并以此为核心推出新的工作站,废除了自己原来的以摩托罗拉芯片为基础的产品线。Sun此举打乱了原有的工作站市场格局,使竞争对手措手不及,工作站领域原有的龙头老大阿波罗电脑公司被Sun打得一蹶不振。
接着,Sun毫不手软地将目标放在曾是自己“老师”的摩托罗拉身上。一年之内,称雄一时的摩托罗拉工作站节节败退,最后退出了该领域。此时的麦克尼利志满意得,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生活“仿佛巧克力派一样甜蜜”。他酷爱打高尔夫球,对他来说,每做成一笔大生意都“像打进一个球一样刺激”。公司后来还专门为他准备了打高尔夫球的一切设施,每天早晨,他都会打一会儿。
20世纪80年代后期,横扫工作站领域后的Sun,计划涉足个人电脑,麦克尼利剑锋直指直CPU芯片霸主英特尔公司。
麦克尼利决定效仿IBM开放PC标准,从而打垮王安、击败苹果那样,采取开放和结盟的策略。麦克尼利代表Sun宣布:凡有意开发SPARC芯片的公司,他们都可以提供最详细的资料。SPARC技术很快就授权给一大批半导体厂商,他甚至派员到中国台湾游说,希望依托那里新兴的半导体工业园酝酿出SPARC国际联盟。
而对于英特尔的重要盟友微软,麦克尼利则准备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称“摧毁微软是我们每个人的任务。”
枪声没有在预设战场打响
“在(微软)NT上运行你们的大型应用软件吗?那你们这些人平时过家家时玩什么?”Windows NT是微软为企业级用户开发的操作系统,其价位比Sun 1991年开发的Solaris操作系统便宜,但其早期版本性能要比Sun的产品逊色。麦克尼利把运行NT戏称为“过家家”,意思是正规的企业不会用微软产品来执行重要任务。
Sun原准备挟高端市场成功之威,向下覆盖桌面级的PC领域,通吃这领域的CPU和操作系统两块市场。但这一次,麦克尼利遇到了强悍的对手:微软的盖茨。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基于微软操作系统的PC年销量在1000万台左右,而包括Sun在内的基于UNI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年销量在百万台左右。微软在数量上占优,但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把持在Sun手中。微软对这一块市场很垂涎,而且为了防止Sun下探,盖茨决定先敌而动,及早发力高端市场,其武器就是Windows NT。
当时,微软在产品尚未成型时,就开动宣传机器,推广Windows NT,显然,微软的影响力大于Sun。Sun为了保有高端市场的地位,不得不就地防守。
Sun的核心利益是卖装有自己操作系统和芯片的工作站、小型机以及后来的服务器,理论上讲可以在操作系统上与微软合作。可麦克尼利认为,“和微软合作有很多的条件。而不管什么公司,只要与微软合作,他们自己都会受到很大伤害,自己公司的规模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别与微软合作”成了麦克尼利的口头禅。因此Sun的目光越过其的直接竞争对手,如IBM、DEC、惠普、SGI,紧紧地盯上了微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次IT界大会上,麦克尼利向与会者展示了Sun的新产品,当需要输入口令时,麦克尼利告诉观众,口令是:“Say No2NT(对NT说不)”。
麦克尼利屡屡抨击微软垄断霸权,他曾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生活在一个只有微软的世界里。”麦克尼利不仅这样说了,而且也付诸行动,他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功地游说美国司法部对微软进行反垄断调查。
对于大众来说,Sun 的产品高深复杂,离他们很远,可是麦克尼利辛辣活泼的语言,如“微软的垄断把用户牢牢系住,这好比销售汽车,但不安装刹车装置。用户购买时,需要额外安装并收取费用”,则让大众印象深刻,这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Sun的知名度。
Sun公司公关部的职员经常劝麦克尼利出言谨慎,但他似乎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他说:“有时我在台下听到那些所谓的教授和专家们在台上喋喋不休地信口雌黄时,实在是忍无可忍,于是,我就会愤然起身,义正词严地把事情的真相一五一十地讲给所有在场的观众。我只想说明一点,真话往往会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和刺耳难听,可它却是真实无伪的,而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被虚伪的假话所哄骗。”
当然这是麦克尼利的观点,不知道他是否听过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年轻人没有资格说真理。”
在上世纪的整个90年代,虽然采用微软NT操作系统的PC服务器不断蚕食以Sun为代表的UNIX服务器的市场,但Sun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时IT市场需求旺盛,微软与Sun虽有交集,但基本上都可跑马圈地;二是Sun是UNIX恐龙群中的霸王龙,它可以吞噬其旧有对手,占有其领地。
Sun公司可能也看出了问题的所在,决定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在PC领域,由于英特尔与微软联盟的强大把守,很难突破,Sun决定从更广阔的消费电子领域发起冲锋,它的有力武器是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