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DOIT首页 » 资讯中心 » 正文

《网络世界》虚拟化时代的网络变招

 11年07月19日 09:35【原创】作者:H3C  责任编辑:尤佳

导读:“一石激起千层浪,惊动五洲四大洋”。在网络世界里,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都可能成为激起千层浪的小石子。在今天,虚拟化可能是激起最大浪花的那一粒。不仅虚拟化领域本身日新月异,而且在相关的应用与技术方面发展迅速。“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单单从网络的角度切入,看虚拟化大潮要求网络有哪些改变,而在业界专家的眼中,虚拟化网络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关键词: H3C 网络 虚拟化

网络变招三 高手出奇招——VN-TAG

VN-TAG是在VEPA之前提出的一个硬件解决方案,目前主要有思科在推动,在IEEE中称为802.1Qbh草案。这个方案的核心思想是在标准以太网帧中增加一段专用的标记—VN-Tag,用以区分不同的VIF(Virtual Interface,虚拟网络接口),从而延伸传统交换机端口至特定虚拟机。与VEPA的实现方式相当类似,都是把数据导出然后导入,从而保证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帧从虚拟机流出后,就被加上一个VN-Tag标签,当多个虚拟机共用一条物理上联链路的时候,基于VN-Tag的源地址dvif_id就能区分不同的流量,形成对应的虚拟通道,类似传统网络中在一条Trunk链路中承载多条VLAN。只要物理服务器的上联交换机能够识别VN-Tag,就能够在交换机中直接看到不同的VIF,这一下就把对虚拟机网络管理的范围从服务器内部转移到上联网络设备上。

“VN-TAG目前已经有非常成熟、可以落地的方案可以在高度虚拟化的环境下大规模的来部属使用”,马元骐在被问到VN-TAG的使用现状时这样回答。“关于兼容的问题,第三方网卡如Broadcom及Emulex目前已经有上市的产品可以支援VN-TAG,在明年会有更多支持VN-TAG的思科和第三方产品与操作系统面世。”

从修习内功的两种方案来看,VN-TAG和VEPA各有特色。VN-TAG新建了一套标准,在目前阶段来看,用户会对兼容性和私有标准有所担心,毕竟绑定了这种技术,实际上就是绑定了单一厂商,将要承担之后的各种风险。在绑定的解决问题上,VEPA似乎更胜一筹,众多的网络厂商加盟让这个技术显得一点都不寂寞。但是,VEPA潜在的问题也恰恰是讨巧简单的解决方案和众多的支持厂商。简单的改变可能会留下未来调整的阴影,而众多的厂商参与,为了均衡各方的技术问题,也有可能会把比较单一的方案变得复杂化。

从变招到支招

变招不少,用户如何选择呢?这似乎是各种解决方案最初也是最终要回答的问题,因为需求才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最大动力。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单纯从需求来看,在虚拟化比较成熟的环境,对图形界面,管理端口,管理简化要求较高,而计算资源有很大的剩余,对改革成本又要求很高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软件的方式跟进。而如果在类似高性能计算环境,不希望把计算的资源分给交换,那么硬件的解决方案显然更为合适,这在一些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中比较明显。而两种硬件解决的方案选择中,用户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

在针对几种技术和产品的采访中,网界网记者最大的感触就是技术方向是一回事,最终市场主流是另外一回事,除了技术,市场的因素也非常大。在采访中,专家都提到了以太网与ATM网络的发展,以太网以简单技术战胜在最初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未来的网络虚拟化市场将走向何方?我们将一起拭目以待。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03-2012 DOI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DOIT传媒 版权所有京公网安备: 110105001105
京ICP证030972号电信业务审批 [2009]字第572号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