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中心网络技术领域,思科和H3C是两个重要的参与者,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多年来,在开放逐渐成为IT领域主旋律的情况下,唯有网络技术领域,很多协议依然是私有的。一方面是因为两家公司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即使是私有协议,也几乎成为了行业标准;另一方面,传统的数据中心网络多是“物理服务器互联”的,私有协议不影响整个数据中心内部数据的互联互通。
然而,随着云计算的兴起,随着各种虚拟化技术的采用,数据中心网络逐渐从“物理服务器互联”转向了“虚拟服务器互联”,虚拟化给数据中心带来了服务器整合、业务连续和弹性等特点,同时也给数据中心带来了新的挑战,即如何实现虚拟机的边缘虚拟桥接(Edge Virtual Bridge)?如何实现数据中心“云间网”之间的连接?如何对大规模数据中心进行管理?
在这三个方面,两大网络巨头的技术发展道路开始出现针锋相对的发展趋势。
虚拟机交换:VEB vs VEPA
实现虚拟机的边缘桥接,目前有软件和硬件方法两种,也就是VEB和VEPA。
思科是软交换方法的积极倡导者,它与业界知名的虚拟软件供应商VMWare建立了著名的VCE联盟,在积极推动软交换,也就是业界知名的虚拟边缘桥接(VEB, Virtual Ethernet Bridge),它通过软件模拟一个虚拟交换机在服务器内部进行虚拟机之间的交换。早先VMWare在其vSphere平台中内置了一个虚拟交换机vSwitch,可实现服务器内部虚拟机的交换,甚至可实现分布式虚拟交互机VDS(vNetwork Distributed Switch),为数据中心内提供一个统一的网络接入平台。但由于VMWare并非专业的网络技术厂商,因此,这种VEB存在功能过于简单、网络和主机管理界面模糊等几个缺点。为此,思科公司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其中重点是推出增强型VEB——思科用自己的nexus 1000v软交换机代替vmware的vswitch,嵌入到虚拟化平台上去。这样一来,思科就可以实现专业的虚拟交换机,具有思科交换机丰富的功能特性,同时可以实现和思科物理交换机的统一管理。为此,思科公司对nexus1000v软交换方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H3C采取的是硬件方法,也就是业界著名的VEPA(Virtual Ethernet Port Aggregator)标准,这是HP协同H3C向IEEE提出的新一代数据中心虚拟接入解决方案标准草案,该标准也被称为802.1qbg标准,据悉今年年底将会得到正式通过。其目标是要将虚拟机之间的交换从服务器内部移出到接入硬件交换机上,实现虚拟机之间的“硬交换”。采用这种方法,只需要将接入交换机中的软件进行修改,就能快速实现。VEPA是标准化和开放化的技术,具有性能高、可靠性高的特点,因此它得到了Juniper、IBM、Qlogic、Brocade等网络设备厂商的支持。
两种方案孰优孰劣?目前还不能给出直接的结论,但软件方案看起来很美,其实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1、没有解决网络和主机管理界面模糊的问题。虚拟机的交换界面与主机管理界面存在一起,无法实现“网络的归网络,主机的归主机”的目的;2、软交换因为运行在物理服务器中,需要服务器额外开销,存在着交换性能低的问题;3、目前思科软交换只支持VMware虚拟化平台,并不支持其他的虚拟化平台,如xen和hyper-V等,显然是封闭系统。但好在思科在业界的技术品牌优势以及VMware的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应该在短时期内能达到了很好的市场效果。硬件方案一旦获得IEEE的标准通过,由于开放性,其前途不可限量。据悉,思科目前也有采用VEPA虚拟硬件交换的设备,只不过没有重点推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