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DOIT首页 » 资讯中心 » 正文

IBM IMPACT 2011年度论坛城市巡展成功举行

 11年08月05日 00:31【原创】作者:IBM  责任编辑:王林

导读:【2011年7月29日】近日,IBM (NYSE:IBM) 公司重要中间件品牌WebSphere年度大会——IBM IMPACT 2011高峰论坛城市巡展正式启动。

关键词: IBM IMPACT

【2011年7月29日】近日,IBM (NYSE:IBM) 公司重要中间件品牌WebSphere年度大会——IBM IMPACT 2011高峰论坛城市巡展正式启动。该巡展以“敏捷 转变 成长”为主题,分别在西安、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隆重举行,并结合中国西部、华东、华南地区热点话题,聚焦行业和最前沿技术。IBM向区域市场发布了全面升级的业务流程管理 IBM Business Process Manager 7.5系列产品以及WebSphere的最新软件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8.0。来自IBM的众多专家与当地IT精英一同分享讨论了业务流程管理、SOA、物联网、云计算、移动应用等IT领域热门技术话题和行业发展趋势,深度剖析IT架构如何帮助当地企业实现业务敏捷,使他们更加灵活快捷地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等重要议题。

此次IBM IMPACT 2011高峰论坛城市巡展涉及到金融、电信、政府、电子商务等领域的端到端的行业解决方案和丰富的客户成功案例, IBM在大会上重点讨论了如何驾驭敏捷,应对转变,掌握成长之道,并与客户分享了来自全球的高效与创新的敏捷战略的客户案例。探讨IT如何帮助和促进业务的更快发展,强调了IBM WebSphere 软件及解决方案对推动中国西部、华东、华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在这次巡展中,IBM分别就水资源管理,食品安全、金融电信、城市管理、区域医疗、物流、智慧商务等行业进行深入探讨,共有来自各大区域600多位嘉参加了此次活动。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WebSphere总经理徐刚先生表示:“如今业务环境多变、复杂,并充满不确定性,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激烈的竞争市场,企业转型迫在眉睫。有调查显示,80%的CEO认为他们的企业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但只有一半的CEO认为他们已做好准备。成功转型关键在于业务敏捷性的提高,它需要企业业务的可视性,运营的灵活性和流程的完整性,而这也正是IBM软件集团一直致力于提高业务敏捷性的核心战略部署所在。”

业务敏捷—企业成功转型驱动力

为了适应多变的市场化境,企业转型势在必行,而提高业务敏捷性是实现成功转型的必要手段,WebSphere是帮助加速敏捷进程的一项关键技术驱动力量。继去年提出业务敏捷以来,IBM基于对数千家成功转型的企业探索分析、不断完善IBM WebSphere品牌,今年在全球乃至中国市场的中间件领域成果丰硕。WebSphere为各领域客户带来了业务敏捷新体验,并在连接与整合、应用基础设施等多套解决方案中升级更多相关产品,同时与合作伙伴也紧密的开拓更为广阔的业务发展领域。

在过去的十年中,WebSphere BPM凭借不断创新所带来的日趋完善的技术,令它在行业业务转型的拐点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不断革新的技术和产品,BPM正帮助越来越多企业实现最有效的、最成熟的业务敏捷性,更多的企业可以通过采用新的商业模式吸引更多的新客户,并推动经济增长。无疑,最新发布的BPM7.5作为业务管理最新平台,必将为实现业务和IT应用完美结合带来全新的支持。

在云计算这种新型的计算模式下,WebSphere作为中间件领域的领头军为云计算提供支撑,并为实现软硬件结合的拓展平台开发做出突出贡献。WebSphere的众多产品为客户提供了应用运行环境的快速构建能力,计算资源的虚拟化与共享能力,应用运行环境的自动化及自优化管理能力,并已在全球范围内有众多的成功案例和部署经验。

IBM认为,物联网是实现“智慧的地球”的基础,它将实现世界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帮助人类更深刻地洞悉社会各系统的复杂性及相互关联,进而能够更智慧的管理地球。WebSphere与物联网的融合是帮助企业更加敏捷的进行业务流程管理和协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WAS)作为IBM应用平台的核心,致力于提供符合成本效益的交付和管理关键应用进行升级。最新发布的WAS8.0版本添加的新功能为移动及社交网络领域等相关应用程序带来显著增长。

SOA与BPM成就IT与业务的完美结合

SOA架构和BPM一直以来分管IT应用和业务管理两个不同的领域。近几年,伴随SOA在业界的接受度日益增高和,建立在其构架下的BPM也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BPM市场也出现了迅速增长。IBM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举措,加大和完善在BPM领域的技术更新和深入拓展,例如:建立优秀的BPM实践基地,并有战略性的收购了Cognos、Lombardi和Cast Iron等软件公司,重新定义了BPM的简单、功能强大、可视和管理的优势并加速了SOA的成功。

IBM公司还发布了一个标准的BPM新平台BPM7.5,此平台可以让客户深入清晰地了解关键的业务运营环节,从而立即对其业务规划进行模拟、自动化、监控和调整。如此一来,任何规模的企业均可对产品开发、客户服务和财务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持续改进,促进业务增长、加强响应能力。新软件的推出巩固了IBM在BPM市场上的领导地位。据分析机构Gartner统计,BPM支出在2010年上升了9.2%,而IBM被评为BPM市场的第一大供应商,其市场份额超出其他任何一家公司一倍之多。

大会上,IBM还宣布江苏省南京市下属的江宁区政府通过选择IBM和业务合作伙伴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超图软件”)提供的基于IBM WebSphere BPM相关技术和产品的解决方案,成功打造了优化城市管理系统。该解决方案基于IBM行业领先的SOA框架,采用IBM WebSphere MQ 和IBM WebSphere BPM相关技术和产品。凭借此方案,江宁区政府高效整合了城市资源、实现了信息的连接和共享,实现了跨不同级别政府组织,形成基于城市管理系统的数字城市和网格;数字城市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江宁区政府部署社会化的、精确的和有效沟通的城市管理;整合的城市管理平台将大幅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并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

除此之外,在中国,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使用由启明公司自主研发的ERP系统来进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产成本成功降低了15%。随着生产车型的不断增加和产量的大幅提升,一汽轿车公司、IBM CDL制造业解决方案团队与启明公司决定合作实施制造业生产力优化(MPO)解决方案,在启明ERP系统中引入IBM ILOG ODME高级优化引擎,生产运营效率提高了10%,妥善应对挑战,使企业保证高质量的客户服务水平,准时交付率也提高20%,扩大了在市场中的优势。

WebSphere在中国市场BPM领域覆盖了各行各业,其中在金融保险业的应用也是效果显著。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引入了WebSphere ILOG平台,该平台不仅可帮助公司自动化保险承保程序,缩短保险公司新增保单或更新旧有保单的时间,还可以在数日内甚至实时修改业务规则。华泰人寿将ILOG平台应用在了自动核保方面,通过该平台的搭建,公司自动核保的案件的核保通过率达到80%,而由人工进行核保的案件仅有20%,这样一来,就大大减轻了核保人员的工作量。除了自动核保外,华泰人寿还把ILOG作为规则引擎来看待,并用到了计算规则的设置上,华泰人寿用了仅仅三个月时间就实现了代理人佣金计算考核体系的搭建。

云的繁荣时代,WebSphere协助扩展云生态系统

IBM早在2008年起,便在国内积极投入研发试点,目前已在各地帮助各行各业实现“行业云”应用和落地。云计算时代下,商业模式和业务诉求不断发生变革。IBM认为,深入行业、贴近企业,才能帮助企业更好的迎接业务挑战。《2010年IBM中国技术趋势在线调查》显示,中国IT专业人士认为到2015年移动应用将主导企业级计算,云计算将成为企业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式。

WebSphere主要支撑云计算领域中的平台服务(Platform Services)和应用服务(Application Services)两个层次。在应用服务层次,IBM WebSphere Commerce 可以作为软件即服务(SaaS)应用,支持电子商贸应用,WebSphere Cast Iron为实现和云端应用的安全互联提供可靠通道。在平台服务层次中,IBM WebSphere有一系列产品支持平台及服务(PaaS)模式。这些产品为客户提供了应用运行环境的快速构建能力,计算资源的虚拟化与共享能力,应用运行环境的自动化及自优化管理能力。

IBM在中国与业务合作伙伴长城电脑联合发布“智慧云长城”战略合作计划:创建全新的云计算产业战略合作模式,提升企业和集团“云实力”,立足华南建立“云基地”,面向全国拓展“云业务”;双方联合打造的“云智方”平台集长城电脑传统的硬件实力以及IBM软件优势于一体,融合本土及国际技术实力,以云计算技术推动中国企业发展。

此外,大连市公安局科技处也通过成功部署WebSphere Virtual Enterprise应用服务器虚拟化环境(WVE),实现人口系统、警务综合系统和查询系统在应用服务器层面的虚拟化。对大连公安局而言,该方案是从应用服务器层面切入,实施虚拟化改造。通过搭建应用服务器虚拟环境,大连公安可以最大化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达5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大连公安向WVE环境迁移的实施体验非常平滑,项目实施从确定实施计划到完成仅用了5天时间。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03-2012 DOI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DOIT传媒 版权所有京公网安备: 110105001105
京ICP证030972号电信业务审批 [2009]字第572号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