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看来,进入已处于成熟期的服务器市场、从IBM、惠普、戴尔三家全球最强大的硬件生产商手里分到一杯羹,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后来者”北京天地超云科技有限公司却有这样一个“志向”——成为服务器市场的“破局者”,从提出服务器的设想到建设生产线、从找寻合作伙伴到公司成立、从第一台服务器下线到25款服务器面市,天地超云公司只花费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成功的上演了一次“超级”速度,“这正是‘超云’服务器作为‘破局者’需要的成长速度,”天地超云公司CEO韦轶群表示。
这个想法最早产生于韦轶群跟随田溯宁到美国考察之后,他们发现像Facebook、雅虎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它们的数据中心已经不是采用服务器市场前三强的产品,这也启发了田溯宁和韦轶群,服务器未来的发展要适应云计算大浪潮将是一个确定的趋势,而在中国,这一领域还是一块空白。他们惊喜的感觉到,服务器就是云落地的基础,任何虚拟计算都要通过云服务器来完成,于是首先选择它作为打造产业链的基础。
在大方向确定之后,快速的切入变得迫在眉睫,但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开发,可能赶不上最好的时机,“所以选择了与全球第四大服务器供应商超微公司进行合作”。尽管相比之下,超微公司的名声并不算“响亮”,但经过深入调研他们看到,很多运行云计算服务的公司采用的正是超微公司的服务器产品。另外一点颇令人兴奋,该公司的创始人也是一名华人。
与此同时,北京市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祥云工程,并计划用3~5年的时间把北京建成亚洲最大的服务器生产基地,天地超云将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分子。在宽带基金、北京市政府和美国超微集团的共同投资下,天地超云于2010年5月成立,采用x86架构的超云服务器从设想到试产,仅仅经历了5个月的时间。
虽然是一个新进入者,在韦轶群看来,“超云”并不缺乏机会。“x86服务器取代小型机的趋势不可逆转,”该想法具有很强的数据支撑,在1996年到2009年之间,服务器总销量在增长了6%,而x86服务器销量增长了9%;2010年的情况更为乐观,x86服务器的增长率超过了20%。另一个机会则是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服务器的特性需要根据新出现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例如高容量、高密度、高性能和低能耗等,“超云”正是在这些方面作了专门的规划。
由于是基于模块化的设计,高度定制化是“超云”一个很大的特色。淘宝网新近采购超云服务器作为其网络CDN节点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此外奇虎360的云杀毒服务的基础架构也是建立在超云服务器上,甚至一些对数据量处理有很高要求的超大型公司,如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与“超云”都有项目上的合作。现在,天地超云设立在北京亦庄的超云工厂已经开始运转,到满负荷运转的状况,每年的产量将达到20万台。
既然是一个新型服务器公司,韦轶群认为天地超云在销售模式和服务体系的建立上不一定延用传统的方式,“我们希望建立扁平化的销售体系,做到直接与每一个代理商建立沟通渠道,”此前在网通国际的他表示,可以借鉴以前作为运营商特别注重流程的经验,提升整个体系的运转效率,“同时我们很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能与我们共同成长的‘云服务器’代理商。”
对于天地超云而言,虽然是云基地中商业化规模最大的公司,先行了一步,但现在也还只是一个开端,有相当多的障碍等着跨越,甚至很多细节都需要进一步的磨合,例如如何更好的运输,采用多厚的包装箱、是否垫海绵等,“我们曾经碰到过一件事情,每一台服务器都是在工厂调试好了再发货,等到客户手里却出现了问题,后来发现是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流运输过程可能遇到的情况,”韦轶群说,然而这种种细节的磨练是公司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就像互联时代成就了Sun公司的Sparc架构服务器,云计算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也并非没有可能,但如果说这是一个远景的话,天地超云则有一个更现实的目标——打破中国市场80%的服务器由国外产品主导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