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
“宸鸿科技并不会马上抛弃莱宝高科,应该是大幅减少了订单和降低了采购价格。”深圳一家触摸屏厂家高层指出,今年5月,宸鸿科技收购了与莱宝高科生产同类产品的台湾达虹公司19.9%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收购的主要原因就是为垂直整合产业链,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曾在富士康工作的一位生产主管表示,为了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苹果在某一配件的供应商并不具备唯一性,往往一个大订单下来,某一配件的几大供应商就会争取以更低价格获得更多的订单,几轮下来,供应商的利润经常会压榨至极限。
该生产主管指出,富士康科技集团因此成立了鑫成科技切入触控屏领域,就希望抢夺宸鸿科技订单,从苹果身上获得更多利润。
“其实苹果也希望富士康往上走,这样苹果供应链的成本会越低。富士康握有九成iPhone组装、全部的iPad组装,若能上下整合成本更低,苹果毛利只会更高。”上述生产主管说。
苹果的压力
苹果不断更换供应商,降低生产成本,也来自于苹果自身的经营压力。
去年底各大厂家推出了多种平板电脑,但苹果iPad的市场占有率始终在五成以上。其根本原因是,性能能与苹果iPad抗衡的平板电脑,在价格上就没有优势。而有价格优势的平板电脑,在性能上又远逊色于iPad。致使iPad1降价清库存时,全球市场全面倒向苹果。
这种局面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似乎正好相反。Android手机不仅在性能上接近或等同iPhone,而且价格远远优于iPhone,市场走向自然一目了然。比如中兴和华为的3.5英寸屏Android手机年初市场价格还是1500元左右,现在只要1000元。市场销量也随着价格下降而水涨船高,今年上半年中兴通讯终端出货6000万部,手机出货3500万部,智能产品出货500万部,全球名列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