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初期WiFi标准倾向于单设备的能力,看功率和覆盖范围等;但随着WiFi建设的规模扩大,多AP共存成为主流。这种情况下,WiFi不再是简单的接入层技术,而是与3G网络对等的移动互联网中重要的高速数据承载平台。WiFi网络海量部署的结果,会使得终端用户从初期对传统的覆盖带宽和覆盖范围的关注,转向到和“完美体验、随需应变、易管易用、安全可靠”等方面的应用期待。实际上WiFi技术标准也在不断的完善,不断有新的标准发布,解决节能,QoS,漫游,安全等问题。WiFi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技术,如果说三年前WiFi是3G的一个有效补充,现在,我们可以笃信WiFi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中流砥柱。
应用期待 | 技术困扰 | 解决之道 |
完美体验 | 高密度覆盖中的频谱干扰 | 无线抗干扰 |
11b/g、11n混合网络 | 智能频谱导航,5G终端优先接入 | |
无线带宽无法灵活分配 | 智能带宽保障 | |
室内分布系统无法部署多流 | 500mW大功率2x2:2双流产品 | |
AP功率“僵化”发射 | 逐包功率控制 | |
随需应变 | 海量移动终端业务支持 | 无线Native IPv6 |
WiFi接入“N”次认证 | 移动终端统一认证接入 | |
易管易用 | 非法设备无法处理 | 非法设备物理端口定位 |
无线网络排查无法实时现场 | 远程射频探针分析 | |
无线网络质量无法综合评估 | RF Ping | |
安全可靠 | 无线安全无法映射有线安全 | L1-L7的立体安全 |
无线业务需要永续 | AC池实现链路虚拟化和认证业务1+1备份 |
结束语
2011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移动提出计划在3年内将全国范围内的WiFi热点数量增加至100万个,并提出建设100个重点无线城市、发展1000万WLAN用户的战略;这一年,“天翼WiFi热点已达30万个,2011年底将会达到70万个,预计到2012年底将达100万个”,中国电信几次追加WLAN投资额度,开始全力打造“无线中国”;这一年,“中国联通今年内的Wi-Fi部署目标是,年底覆盖到4万栋建筑物,即单体楼宇。”这一年,电信运营商、终端设备厂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加速布局、抢占移动互联网产业高地。
面对海量的建设与部署,WiFi支撑着移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