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上网本是英特尔冲刺移动互联网的“游击战”;那么,“超极本”则更像是一次攻坚战。
日前,继联想、宏碁、华硕、东芝之后,全球最大PC厂商惠普宣布加入“超极本”阵营,这对于英特尔“超极本”的发展无疑具有推波助澜作用。
“超极本”是英特尔今年5月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力推的一个新型移动终端概念,英特尔寄期望其能超越极限。但是很快,9月7日,Nvidia CEO黄仁勋则公开表示:“英特尔走错了路,固守PC市场而缺乏移动战略。而且,英特尔ATOM移动处理器架构与目前大多数移动设备搭载的ARM处理器架构并不相同,大多数移动应用均支持ARM标准。”
众所周知,英特尔在PC产业的成功已经延续了30多年。凭借英特尔 inside的市场策略和基于摩尔定律的技术升级路线,英特尔占据PC行业超过70%的市场份额。
但是,近年来由苹果iPhone和iPad引发的移动消费风潮,让一度名不见经传的ARM阵营,一跃成为移动芯片的老大;凭借着低功耗、低成本特性,以及知识授权的商业模式,ARM获得了Nvidia、高通等一批下游芯片制造商的拥护,形成庞大的ARM阵营,并且占据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市场90%的市场份额;ARM甚至部署了入侵计划,进入英特尔擅长的PC市场。
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风潮,英特尔曾经也成为ARM阵营的一分子,但由于业务亏损而放弃ARM处理器;随后试图通过PC处理器架构进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车载系统等便携式终端市场。前两年,英特尔力推上网本概念,并研发了凌动处理器(ATOM),最具代表性的上网本有华硕的Eee PC电脑,戴尔、宏 、惠普等也纷纷推出上网本。但是,数据显示,自2010年平板电脑在国内上市以来,受到冲击的上网本已经从高峰时的17%降为目前的3%。前不久,联想总裁兼COO罗里·里德甚至声称“上网本已接近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