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背受敌
由于受困于发展停滞的PC市场,英特尔被部分批评人士称作是过气的“恐龙”。在多次进军增长迅猛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无果后,该公司已经陷入了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一方面,这家总部位于加州圣塔克拉拉的芯片巨头必须要在移动设备市场挑战众多占据主导地位的竞争对手。该公司刚刚宣布将面向这类消费电子产品和所谓的“超极本”推出经过精心研制的微处理器。
另一方面,由于微软(微博)最近决定让Windows操作系统兼容ARM架构的处理器,因此这些竞争对手也开始觊觎英特尔占据80%份额的PC芯片市场,导致该公司必须要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抵御这些企业的进攻。
IDC分析师谢恩·劳(Shane Rau)认为,英特尔想要开发出有竞争力的移动芯片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其竞争对手想在PC市场稳住阵脚同样如此。但他还补充道,芯片行业届时免不了经历一场大战。
“2013和2014年将是这场对攻的关键时期。”谢恩·劳说。
市场前景
作为全球第一大芯片制造商和硅谷第三大企业,英特尔此前也曾多次面临挑战,但都顺利过关。上世纪80年代,控制着存储芯片市场的日本企业开始进军微处理器制造领域。到了上世纪90年代,市场又开始担心英特尔微处理器的一个漏洞可能会导致其市场份额下滑。但英特尔至今仍在PC微处理器市场占据主导,最近几个季度的利润还连破记录。
英特尔坚信,很多消费者仍然愿意购买台式机和笔记本,尤其是在中国、印度和巴西市场。但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销量激增的情况下,各大市场研究公司都预计PC销量增长将会放缓。就连全球最大PC厂商惠普(微博)也在考虑分拆PC业务。
尽管英特尔多年前就试图拓展PC市场,并进军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但却进展甚微。主要原因是该公司的芯片能耗过高,缩短了小型电子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
PC Magazine的一名专栏作家最近甚至用“失败、不幸和愚蠢”来总结英特尔为进军移动设备领域所作的努力。他说:“英特尔越来越像恐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