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英特尔正决心改变这一状况。据了解,英特尔在2011年的资本支出将达到90亿美元,并扩大生产下一代22纳米制程的微处理器,使其在技术上领先于其他对手。而这一数字去年仅为38亿美元。对此,华尔街分析师认为,英特尔表现出在2011年实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的双赢决心,该公司显然不甘心在该领域持续落后于ARM。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J.GoldAssociates分析师杰克·古尔德表示,相比于英特尔对谷歌的需要程度而言,谷歌更加需要英特尔。古尔德说:“谷歌需要一个更为成熟且强大的合作者来帮助其开发、完善产品。谷歌在这方面的表现一直不够好。”
这是谷歌的愿望。而英特尔则希望通过与谷歌的合作,获得手机厂商的认可。但到目前为止,是否采用英特尔处理器完全是手机厂商的自主选择。RealWorldTechnologies分析师大卫·坎特表示:“如果希望在智能手机市场取得成功,英特尔还需要获得硬件厂商的支持。”
显然,英特尔能否在此次合作中实现移动终端领域的突破,还需要进一步观望。毕竟,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已经在移动终端领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且其采取的更加开放的合作机制使其技术更新速度也较快。此外,很多手机厂商在采取Android操作系统的同时,也在寻求其他的手机操作系统,甚至有些手机厂商还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
对于英特尔来说,它要想在移动终端领域所有建树不能过多地依靠此次合作,而需要开发出功耗更小,更适合手机终端设备的芯片且获得手机终端厂商的青睐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