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服务的变更、修订、扩展都需要对服务涉及的各类基础架构的资源调整和再配置。比如针对前例,Web应用随着访问量的增加需要增加更多的服务器、存储,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上的配置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些调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管理人员洞察各种相关资源之间的依赖,当修改其中一类配置的时候,需要根据依赖来调整相关资源。
3. 业务资源的“拷贝”与“粘贴”。
当建立好一个完整的服务之后,其除了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之外,无法对后续的服务建立提供任何有意的参考价值,当需要建立新的服务时,从设计到实施,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重新开始。那么,如何从已有的服务中复用现有的基础架构和劳动成果,并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服务部署和调整能力,并减少新服务建立的工作量是我们期待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三、 如何实现服务编排
在当前技术环境下,我们所面临的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设备环境,基础设施可能随着需求而快速增长。这种增长既包括数量上的增长,也包含厂商、设备型号的增加。为了屏蔽不同厂商、不同型号设备的差异,使IT管理员聚焦在服务本身,必须要作到对设备业务功能的抽象。
1. 对网络模型和设备功能进行抽象
系统设计者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 从用户对服务的访问途径进行分析。例如:用户从局域网访问远程数据中心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二层接入、IP路由网络、VPN网络、防火墙和数据中心网络、虚拟服务器等多个阶段。设计者可以这些阶段抽象成不同模型。
? 其次,需要将所有基础设施能够提供的功能集整理、归类,包括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传输及控制功能,服务器能够提供的计算能力,存储设备能够提供的数据存储容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