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暗藏危机
AppStore支持人民币支付,这被视作是苹果公司开始中国本土化行动的标志。但是,苹果在这条本土化的道路能像它所期待的那样一帆风顺吗?
根据苹果10月份发布的今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苹果日本部门该季度营收为11.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4.01亿美元下滑了21%;亚太区部门(以中国为主)营收则为65.3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7.32亿美元增长139%。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财报说明会上也表示,中国市场的潜力很大,在此我首次见识到大批人迅速蹿升为中产阶级,争相购买苹果产品。
中国市场的快速成长,已经让苹果无法再“傲慢”地对待数量庞大的中国“果粉”,苹果中国区应用商店改变只收美元付款的政策就很符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但是,苹果在迈出这一步后,它会发现还有诸多问题在等着它去解决。首当其冲的就是苹果目前选择的充值合作伙伴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并未获得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
此前,央行已向第三方支付行业发过两批牌照。按照央行的模糊规定,已在央行公示过的但未获牌照的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虽可以继续运营,但业界担心,如果迟迟未能获得牌照,它们在未来业务开展上将会非常被动。因此,易智付的牌照问题对苹果应用商店而言也是一大隐忧。
本刊记者在采访时听闻苹果早在一年前就和支付宝、银联等机构取得联系并积极探讨相关合作,但以苹果一贯的强势作风和封闭的运营环境,手续费率及业务合作模式之间的诸多细节可能让苹果更倾向于与可控的中小型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
除了合作机构的资质问题,苹果中国区应用商店还面临业务是否合乎法规的问题。
以往苹果应用商店用美元结算,属于境外服务项目,但使用人民币结算意味着该项业务在中国正式落地。依据现行规定,苹果应用商店的经营范围属于增值电信服务,苹果中国公司需要获得相应的牌照。但是,根据中国加入WTO时制定的《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的承诺,外商不能在中国内地设立独资公司进入增值电信服务市场,只可以中外合资经营形式和中方组建公司进入中国增值电信服务市场。但很显然,苹果中国应用商店完全未能达到上述条件。这就意味着其运营是违规的。
此外,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指出,AppStore及其销售的应用软件涉及的证照还应包括软件产品登记许可证和其他许可证。但是,苹果应用商店并无相关资质证明,而国内其他门户网站页面下都注明了拥有的《增值电信服务许可证》证照号码。分析人士指出,这些问题都将考验苹果公司与中国行业主管部门沟通的能力,如何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关键。
国内应用软件的大环境也是苹果此次本土化行为面临的又一严峻问题,中国用户并没有购买软件的习惯,当他们觉得价格过高时,就会选择使用盗版。据相关报道称,《植物大战僵尸》盗版游戏的销量大概是正版的5-7倍,《水果忍者》在中国的7000万销量中有一半是盗版内容。盗版大量存在,苹果应用商店能否利用货币支付方式的改变从果粉口袋里掏出更多的“银子”,现在看来前景并不乐观。
一个货币符号的简单更换轻而易举,但由此带来的后续问题,需要苹果在实施中国本土化战略的过程中加以耐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