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股票持有范围的“过饱和”状态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但萨科纳吉的报告对此分析得格外精辟。在美国大盘股市中,旗下管理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共同基金共有725家,萨科纳吉在经过调查后发现这些共同基金共计只把区区6.9%的资金投向了苹果股票。这只比罗素1000增长指数投资苹果股票的比例高出一点点。
换句话说。对于苹果这样一支增长型股票来说,这种“增持”规模实在太小。而现实情况是,作为市值仅次于埃克森美孚的全球第二大企业,苹果的公司规模过于庞大,这抑制了各种基金增持苹果股票的投资上限。
萨科纳吉指出,数位基金经理曾向他哭诉,他们非常看好苹果的未来发展并愿意增持苹果股票,但问题是他们已经耗尽了个股的投资基金分配。
价值型基金减持
另一方面,本该持续买入苹果股份的价值型投资者却在“减持”该公司股份,这一点似乎更难让人理解。在美国最大的价值型基金投资的资产中,投资苹果的股份价值仅占其管理资产价值的0.4%,远远低于苹果股份价值占全部基金管理资产价值2.5%的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苹果在吸引增长型投资者和价值型投资者两方面的表现都乏善可陈。而价值型投资者掌握着全球基金管理的大部分资产。
目前的问题在于,只有少数几家公司与苹果的特点类似:公司规模大、现金储备充足、拒绝回购股份或派发股息。据萨科纳吉观察,这恰恰是令价值型投资者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萨科纳吉提供的最重要依据就是,在标准普尔500指数排名前25位的公司里,只有三家公司不向股东派发股息,苹果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两家分别是谷歌和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萨科纳吉希望苹果未来能够酌情向股东派发一定的股息,而且其理由似乎也非常合理。他指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苹果持有的现金和投资总计高达816亿美元。而且到明年三月末的第一季度,该公司持有的现金和投资总计将达到1000亿美元。
对于价值型投资者来说,如此庞大的现金和投资恰恰是一个危险信号。萨科纳吉表示:“价值型投资者会认为,‘苹果虽然赚了这么多钱,但其中的一部分应该属于我们。我希望苹果能够向我们返还现金,让我们利用这些做自己喜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