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IT”聚集效应渐显
事实上,英特尔在成都的发展,仅仅是IT产业“西进”的一个缩影。
截至2011年底,进入川渝两地的IT企业包括:英特尔、戴尔、联想、富士康、仁宝、纬创、惠普等,而瑞特克斯、美国芯源、达尔科技、安捷伦、诺基亚、阿尔卡特、华为、富士通、飞思卡尔、凌成等近百家中外巨头,已经形成了包括制造、配套、市场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成都经信委一位负责人表示,IT“西进”所带来的不仅是西部IT产业生产能力的突飞猛进,更带动其核心及关键配套产业入驻、带动本地配套企业迅猛发展,搭建起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立体构建”,促进川渝两地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换代。
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副主任陈赋表示,通过近十年的引进培育,成都市已聚集了电子信息产业企业约1400家。目前,成都已是国内中小尺寸新型显示面板重要生产地,在电子终端整机产品制造方面,成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成都经信委上述人士坦言,IT企业西进,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解决供应链配套缺失的问题。
为此,作为西部IT产业最集中的地区,成都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研究电脑品牌企业、代工企业、配套企业之间关系,确定按照互动引进电脑品牌企业和龙头代工企业,进而带动引进核心配套企业集聚,并按照垂直整合配套体系沿“品牌商—代工商—配套商”的链条,集群引进配套企业,完善供应链建设,注重二、三产业联动引进,使得这些IT企业在西部设立结算中心、运营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服务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以及地区性总部,以加快形成产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