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品牌纠纷并不局限于某类产品或行业。前NBA球星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目前就在起诉中国运动服装厂商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称后者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了与他自己产品名称相关的名称和图案,包括他的23号球衣。
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所使用的汉语拼音名称“Qiaodan”在发音上与英文“Jordan”发音相近。乔丹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乃至全球家喻户晓的篮球巨星。乔丹在其网站上发布视频称:“我现在采取这样举措,是为了保护我所拥有的我的名字和品牌。每个人名字的所有权应该属于本人。”而乔丹体育则在声明中表示,其品牌与迈克尔•乔丹没有直接关联,并表示尊重乔丹在篮球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和所作出的贡献。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表示:“唯冠早在十年前就注册了iPad商标,因此不存在恶意注册。而乔丹体育则涉嫌恶意注册,因为早在该公司创建前,迈克尔•乔丹就已经闻名于世了。”
中国目前风行抢注商标,这种行为并不被禁止。中国的企业似乎也在采取一种特别前瞻的方法来注册商标。比如,无锡一家球类生产企业早在去年7月就注册了“Jeremy S.H.L.”以及“林书豪”商标。
法律界专家表示,在中国目前的商标注册体系下,申请一项根本没有计划使用的商标是非常容易的事,这些注册者之后再向后来有意使用该商标者索取高额费用。福特汉姆法学院客座教授马克•柯恩(Mark Cohen)也表示:“中国商标注册体系下商标注册泛滥的情况大量存在。从Apad到Zpad这样的注册商标和准备申请的商标随外可见,而这此公司根本不可能生产与iPad竞争的产品,或者根本就不生产任何产品。”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黄武双表示,这并不是法律层面的问题。他表示:“中国的相关法律很健全,关健是中国有些人喜欢投机。”因此才出现了类似武汉的iPhone品牌燃气灶等盗用苹果iPhone品名和苹果著名标识的事件,以及出现假冒的苹果零售店。一些听起来像i类的产品其实却是应用,如社交媒体“hot potato”游戏被称作“iPot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