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陷阱
科技公司的第二大陷阱在于,试图同时服务于消费和企业市场,这也是惠普的重要失误。很少有哪家企业能够同时在这两大领域表现优异:惠普最近一个季度的消费业务收入下滑23%,而苹果则飙升75%,这足以凸显惠普的巨大失败。苹果紧紧把握住了IT行业的“消费化”趋势,没有因为其他事情而分心。
第三大陷阱是错误的“转型”并购带来的危险。由于担心整合大企业可能会分散精力,无法专注于日新月异的新市场,所以科技公司通常都会避免规模过大的交易。然而,惠普十多年前收购康柏时却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一惯例。而当赫德希望通过收购EDS来加强服务业务时,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与利益相比,惠普收获的更多是麻烦。
所有科技巨头面临的最后一个陷阱是:因为一项可靠的“现金奶牛”(cash cow)业务,导致企业分心,无视一些不太成功的业务面临的艰难但必要的抉择。在惠普的案例中,现金奶牛指的是成像和打印部门。这一直以来都是科技行业最成功的业务之一,只是一直被埋没。不过该业务也并非全无挑战。消费者现在在家打印的图片越来越少,从而导致墨盒销量下降,使得该业务的利润率上一季度下滑了四分之一以上,仅为12%。
惠特曼并不忌讳批评她的前任,例如,未能对新产品展开持续而充裕的投资。不仅如此,她还着手采取紧急措施,加强惠普突然恶化的运营状况,
但挑错容易,纠错难。随着惠普股价的持续下跌,它最终被迫陷入更彻底崩溃的概率正在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