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衣神功 局限发展
詹文男形容,台湾业者有着猎人的心态,看到产品商机好,就追着猎物猛打,透过降价竞争等各种方式争取订单;韩国厂商像农夫,愿意从翻土、施肥、播种,耐心等到收割,积极参与制订技术规格,取得在先进科技上的发声权,懂得养市场,并从品牌价值延伸至对业界的影响与驱动力。
第二个瓶颈即是台厂过于发展“嫁衣神功”,中华经济研究院国际经济所长陈信宏则点出另一关键,台厂专心于代工事业,不少业者重复投资代工的研发,在产业创新价值链中,一直为人作嫁,练就一身“嫁衣神功”。
简单来说,台厂“擅长解决别人的问题,却不擅长问问题”,长期下来,只能靠着微薄的利润苦撑。
台厂应该打破以往过于讲究产业细緻化、专业分工的观念,建立以核心技术的龙头厂来建立起产业链。如同三星电子是掌握技术优势,藉由品牌终端去影响消费生态。
台湾其实已经有业者在拉高层次,思考建立产业价值链。例如自行车大厂巨大在全球推广“A-Team”,建立一种自行车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一种生活型态的观念,并且在大陆重要景点发展自行车步道,将这种观念打入人心,透过台湾过往在自行车制造的优势,把品牌延伸至创造“营造新的生活形态”,这将是未来台厂胜出的机会点。
三星营收十倍于台积电
三星集团现在是全球营收最大的科技企业,以去年营收来看,相当于十个台积电的规模,然而最初三星只是一个卖鱼干、蔬菜到中国的贸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