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宏碁(ACER)欧洲后院失火之时,联想快马加鞭地杀了进去。
6月1日,联想宣布以每股13欧元价格收购德国电脑零售商Medion,这是联想自2005年收购IBM PC业务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单一国家计算机市场,双方合并后的市场份额可达14%,使联想在德国的市场份额扩大一倍。
几乎同一时间,宏宣布欧洲市场出现42.8亿台币库存亏损,目前在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等市场的库存周期甚至高达8至10周,是正常标准的一倍。这导致宏在今年第二季和第三季,恐怕都将陷入亏损阴霾,宏为此将裁减300名欧洲员工。
宏过去以零库存为傲,现在却被高额库存杀伤,看来宏前CEO兰奇写下的欧洲成长神话,如今已经破灭。取而代之的,是联想准备在欧洲上?位。
“手上没有响亮的品牌,走出中国不容易,所以我们已经决定花钱。”联想CEO杨元庆四月时对德国记者如此说。杨说,在收购上,联想第一考虑的是策略是什么—防卫,还是进攻?在全球主要的市场,这些收购一定要扩大联想的规模。
收购Medion后,联想在整个西欧市场整体市场份额可望提升到7.5%,紧接着要超越宏、惠?普。
“这加速了我们对西欧消费市场,特别是德国的渗透。”联想集团成熟市场总裁Milko van Duijl强调,收购Medion得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尤其双方互补的市场地位,更加实现了联想的双拳战略。
付学费,得心法
2007年,竞购美国Gateway与欧洲Packard Bell两大品牌时,联想饮恨出局。两头得手的宏,一方面有机会杀进美国市场,一方面迅速稳固了在欧洲市场的冠军地位。
当时的联想,仍处于与IBM的PC事业部门的整合上,这场蛇吞象的剧情,全球都在睁大眼睛看。如果要再吃下这两大品牌,恐怕很难消化。
“我们付出了学费,但是我们真正学到了东西。”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回忆并购IBM PC交易时说。2004年底,他在北大商学院对EMBA班同学演讲时,曾经问台下的90多人,有多少人对这个并购案看好?
结果,90多个人里面,只有三个人举手表示看好。等柳传志再注意看的时候,其中有两个是联想派去念书的员工。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全球知名品牌此前并无成功先例可援。每个人都知道,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的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