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芯国际控制权争夺的重要关头,一份有关COO杨士宁涉嫌逃税的内部审计文件被曝光。
中芯国际内部人士向记者提供的这份文件显示:在2011年上半年该公司的一次企业内部审计中,现任COO杨士宁通过“不合适”的工作和报销发票操作,逃避了大量个人所得税。
文件显示了调查的主要过程、结论以及部分存在问题的发票证明。结论认为:杨士宁的做法违背了公司道德行为规范,使得公司在运营方面存在潜在风险。
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这份由中芯行政部门提供的审计文件被提交给公司薪酬管理委员会。薪酬委员会主席陈立武认为,由于公司负有潜在纳税责任,对上市公司影响重大,因此建议提请董事会决议。但是,在大股东大唐的主张下,最终决定将此“封存”。
一份本该封存文件的流出,显示出近期中芯国际控股权争夺的复杂性。在董事长江上舟去世后,中芯国际内部火速形成两大阵营:以大股东大唐电信和COO杨士宁为主导的“倒王派”,和海外投资人陈立武、川西刚,执行董事张文义以及除杨士宁外主要管理层团队形成的“保王派”。
记者就该文件陈述内容致电杨士宁求证。7月7日,杨通过秘书在给记者的邮件回复中表示:“有关薪水+报销+抵税的部分由我们的人事部和行政部负责,所有中芯的外籍员工的处理方式一样,按公司规定统一办理。若有疑问,请同负责单位联系。”
不合理的发票
2011年前四个月,杨本人每月提供的发票额度在12万-17万不等
这是一份针对COO杨士宁个人税收问题的审计。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2010年,有关行政部门在年终审计时发现,杨士宁2010全年纳税额仅为5万多元人民币,远低于同期其他高管纳税额度。在此基础上,相关行政部门启动了对杨的调查。
调查组调阅了杨士宁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提供给公司用于冲抵个税的发票。2011年前四个月,杨本人每月提供的发票额度在12万-17万不等。调查发现,这些发票存在严重不合理冲抵情况。
在房租费用方面,杨提供的发票为4.8万元/月,实际调查显示,该地段该楼盘同一面积户型的市场价为1.8万元/月。交通费用方面,杨于2011年1月提交了逾5.9万的发票。调查显示,该发票多由锦江出租车公司提供,有票据为同一天不同时段计价,调查组认为,杨不可能同一天乘坐如此多次出租车,另外,有票据显示的日期杨本人并不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