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关注的是用户的最终价值,定制化是会对成本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可以更好的帮助用户节约整体成本。”韦轶群说道。据他透露,天地超云目前正在构建自有的渠道体系和大众市场产品。“我们会根据市场情况,在配置和性能方面做一个对应的渠道产品体系。”
把握细分市场 助力用户平台迁移
在董昕看来,在云计算时代,传统的服务器产品将会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来做一些特殊的设计。“传统的、特别主流的通用服务器,未来一定会被细分的,云计算本身也是分层(IaaS/PaaS/SaaS)的,在不同的层面上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上次集中面世的25款超云服务器:通用型服务器SC-R2000,SC-R3000和SC-R5000系列,创新、高性能云服务器SC-R6000系列等。其中,SC-R6000系列采用英特尔5500/5520芯片组,全面支持至强5500、5600系列处理器,专门满足带宽密集型应用(包括通信和存储)的高性能需求,为持续升级预留了充足空间。
而在基地参观过程中,笔者发现天地超云已经推出了采用英特尔最新E7处理器的SR7000系列产品。“SR7000系列是我们一个新的产品线,从原来专注于多节点的大规模数据中心到尝试高性能计算。在1U的空间之内实现四路服务器,天地超云还是比较领先的。”
在天地超云的客户名单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榜上有名。“目前和这两家运营商的合作,还是刚刚起步。但在公有云和私有云这两种场景下,都有着不错的表现。”韦轶群说道。
众所周知,在电信运营商庞大的的IT系统中,有着泾渭分明的两个体系。一个是面向自身的IT运营支撑系统,普遍采用的是体系封闭、价格高昂的小型机;其次是面向公共服务的电信级IDC服务,则采用的是价格低廉的标准服务器。
这几年,x86架构的标准服务器在性能和稳定性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完全可以媲美小型机,如果采用x86架构将会大大降低成本。“技术上并不存在问题,而是在商业和业务模式可能要做一些改变。”韦轶群说。在外界看来,财大气粗的运营商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很多新的业务系统的上线上,就直接部署在了x86平台上。“运营商整个运营支撑系统迁移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但x86平台被引入,其实已经是迈出一大步了。”董昕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