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DOIT首页 » 资讯中心 » 正文

IBM告别彭明盛:洞察力引领转型的典范

 11年12月20日 09:23【转载】作者:水声  责任编辑:尤佳

导读:12月20日,《巴伦周刊》周六发表文章《IBM管家彭明盛》,谈及IBM前CEO彭明盛近10年来的轨迹。

关键词: 彭明盛 IBM

从学校到IBM

彭明盛1951年生于巴尔的摩一个美籍意大利裔家庭。他的祖父母不会说英语,父亲开一个汽车修理店,母亲操持家务。母亲对彭明盛管得很严。九年级时,彭明盛在在一所天主教学校出了点麻烦,在拳击课上,牧师打中了彭明盛。彭明盛的母亲每晚坐在他跟前,盯着他做作业。彭明盛回忆说:“没有叫律师,我们没有起诉学校。你是不是觉得我的自尊心受挫?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母亲让我看起来像胆小鬼?没这回事。”

在乐队里,彭明盛吹萨克斯管,他还加入了橄榄球队。彭明盛担任中锋,是这一个关键位置。

1973年,彭明盛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拒绝了奥克兰突袭者(Oakland Raiders)队的预赛,进入了IBM,从此再未离开。在IBM时他很快扶摇直上,担任当时CEO约翰·埃克斯(John Akers)的执行助手,还在日本担任过两个职务。当时,彭明盛结了婚,现在共有四个孩子。

19世纪80年代,PC和服务器替代了大型主机,IBM遇挫。董事会聘请了郭士纳(Lou Gerstner)出任CEO,这是唯一的外聘CEO。郭士纳大幅削减员工,开始力推服务业。彭明盛先是运营全球服务业,然后是PC业,再到服务器。他是一名有天赋的销售员,外号“交易终结者”。他还擅长为IBM扫清道路,赢得十亿美元级的大单。

当彭明盛成为CEO,他力促IBM接受Linux作为自己的系统,并继续推进服务业发展。IBM收购了PriceWaterhouse-Coopers Consulting。彭明盛精简管理层,拆散执行委员会,要求整个公司在内部网上参加讨论,评估哪些战略优先处理。他重新将IBM带回高利润企业行列,建立海外业务,要求管理层保持高业绩标准。

彭明盛的洞察力

与此同时,洞察世界变化成了战略的推动力。当中一点就是外包。随着企业越来越全球化,员工无法飞遍全球。企业可以将原来内部完成的工作,越来越多地交给外部专业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做得更好,而互联网可以让外包成为现实。彭明盛在《外交季刊》上刊文称,现在企业可以“成为专业组件阵列:采购,制造,研发和销售。”

彭明盛还预见到,随着半导体越来越便宜,一些不被当成电脑的设备也会具有计算力。到2010年,活着的人平均每人会有10亿个晶体管,全球共有300亿个电子标签。如果不被数据淹没,这会让世界更智能。在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彭明盛提出了智慧星球概念。该概念给IBM分析部门烧了一把火,它主要帮助客户处理大量的数据,满足战略需要。美敦力公司前CEO比尔·乔治(Bill George)表示:“他对全球企业的洞见领先时代5-10年。”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03-2012 DOI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DOIT传媒 版权所有京公网安备: 110105001105
京ICP证030972号电信业务审批 [2009]字第572号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