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翘首企盼2012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开幕的时候,我不由回想起2011 CES上Android平板电脑的火爆盛况。我当时正在Verizon的展示会上前排就坐,突然,谷歌以“迅雷(微博)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向公众揭晓其最新推出的平板电脑操作系统升级版本——Android 3.0 Honeycomb系统。发布会结束之后,我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回到酒店房间并将详细情况公布在网上,很快该系统就变得万众瞩目。
科技世界开始孜孜不倦地讨论Android平板。谷歌演示会上Honeycomb系统的杰出表现让人赞不绝口。摩托罗拉(微博)、华硕及其他电子厂商迅速跟进,口若悬河地宣布他们即将推出搭载Android 3.0的平板电脑。此前,苹果iPad在2010创下的1500万台销售记录还令人艳羡不已,但当时业界的普遍共识是,Android发出了一个明确信息:“亲爱的苹果:请颤抖吧,我们来了!”
就智能手机而言,2010年Android的表现颇为出色。从该年1月份几乎为零的市场份额起步,直到2011年底占据三分之一美国智能手机的销量,可谓是一个飞跃。因此,各大厂商巨头云集谷歌身旁,开始力推Android平板。他们普遍期望Android平板能够在2011年底超过iPad。在最疯狂的时候,业界甚至认为Android平板将能与iPad平起平坐,瓜分整个平板电脑市场。就算到2011年6月,一些著名高科技评论员们还在预测,Android平板能够在2011年底占据平板电脑市场大块版图。
可惜,这都是痴人说梦!
Android平板的具体表现取决于你相信谁的论调,或是该如何计算它们的销售量?是出售给零售商的还是直接出售给用户的数量?以及你是否想把Android的分支如亚马逊(微博)的Kindle Fire也涵盖在内。大体上,Android平板的市场份额约在15%至30%之间,这样的表现看起来还不错,对不对?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它的实际状况更为糟糕。
如果我们来研究一下Android平板的实际使用量,你就会发现,它的表现简直就是糟糕透顶。根据最近的网络访问量市场研究报告,美国及全球分别有95%与88%的访问量是源自iPad设备。这就意味着,要么Android平板销售额有水分,要么就是购买者使用得不是很频繁,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无论其中真相如何,Android平板表现惨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市场来说,它们已经没有半分吸引力。
那么,为什么2011年Android平板会产生这种先抑后扬的局面呢?其中主要有四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