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目标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实现,而且到了我这个年纪,也不可能在第一线冲锋陷阵。于是,我利用自己在投资方面的经验,运用投资工具,希望构建一条云计算的产业链。构建云计算产业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我利用资本的优势将企业建立起来,政府部门在政策、办公用地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方面给予我们大力支持,这使得云基地很快建立起来。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云基地的员工已经突破1000人。
运作企业这么多年,我有一个心得,那就是一定要做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就是让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得效益,进而步入一个收支平衡的良性发展循环。做什么样的云计算产品才能立竿见影呢?最终我们决定与美国超微(Supermicro)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天地超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地超云),主打云服务器产品。我们的云服务器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很多用户的欢迎,比如淘宝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都采用了我们的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只是云计算产业链条上的一个节点,与之相配合,软件是另一个重要的节点。正是在此背景下,北京友友天宇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称友友系统)进驻了云基地。软硬件齐备以后,云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推出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之后,我们又创立了北京天云融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云科技),专做系统集成。至此,一条云计算产业链的雏形已经显现。
有人可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把这么多公司都聚集在一个楼里。其实道理很简单,这样可以方便大家在一起交流。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我希望做一个组合,将软件、硬件、系统集成、服务等都整合在一起。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大家在一起深入交流才能碰撞出火花。云基地就像是一个苗圃,它要为创业者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要聚人气、聚产业,并充分发挥其凝聚力和影响力。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我们选择的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垂直整合
刘保华:针对云计算,包括惠普、IBM等在内的许多厂商都在进行产品的垂直整合,服务器、存储、网络甚至软件都被整合在一起,这已经成了一种趋势。您如何看待这种发展趋势。
田溯宁: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必须做垂直整合,软件与硬件的整合就是一例。在业务层面,云基地既做垂直整合,又能保证各个公司独立运作。
云基地现在有三个核心支撑点,包括操作系统、基础设施和硬件。接下来,我们也会仔细评估要不要做云存储、芯片或交换设备。云计算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应用的改变。随着各类新型应用模式的出现,IT基础架构以及终端产品的形态都可能发生变化。软硬件一体化的产品可以让用户获得更好的应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