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DOIT首页 » 资讯中心 » 正文

云基地创始人田溯宁:云基地就像一个苗圃

 11年08月10日 13:55【转载】作者:中国计算机报  责任编辑:尤佳

导读:每次去云基地采访,记者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从25款云服务器下线到云箱的发布,层出不穷的与云有关的新创意、新产品,让每一个参加新产品发布会或到云基地参观的人都兴奋不已。

关键词: 天地超云 云基地

刘保华:无论是在个人消费者市场,还是在企业级市场上,应用商店的模式都受到了厂商的追捧,苹果App Store、谷歌Android Market、惠普App Catalog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云基地有哪些想法?

田溯宁:我们现在经常采用的是以下三种商业模式。第一种,我们希望找到这样的企业,它拥有很强的技术实力,能把云应用做起来,但是它缺少资金、人力或者没有支持其应用开发的庞大的基础架构。这种企业是我们最理想的合作伙伴,比如友友系统就是这样的典型。我们可以为这类企业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让它成长得更快。第二种,如果找不到适合的企业,而某个产品或某类业务又是我们必须做的,那么我们只能自己做,比如天云科技就是这样的典型。第三种,如果前两种方式都行不通,那么我们会考虑与国外厂商进行合作,比如天地超云就是这样的典型。当然,我们首选的还是第一种商业模式。

未来3~4年,业内会有一次云应用的大爆发。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或多个“杀手”级的应用,它们能够充分发挥云计算在价格、可扩展性、可用性、节能等方面的优势。

刘保华:现在,云基地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下一步,云基地想在哪些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田溯宁:云计算要想实现快速发展,云计算产业链条上的各方必须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说到突破点,就还要谈到应用。我们希望找到一些特别简单的而且具有很高渗透率的应用,比如类似云Excel这样的产品。如何找到这些应用,到哪里去找这些应用是让我们感到最困惑的事,而商业模式并不是我最担心的问题。

刘保华:在云计算平台上,软件的管理会变得非常复杂。云基地在软件方面有什么发展计划?

田溯宁:我本人有很深的软件情结。当初在亚信工作时,和我一起奋斗的很多同事都是做软件开发的。软件的开发确实很难,但是在每个重要的技术转折点,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软件都是由几个人开发出来的。比如,Hadoop就是由11个人开发的,它现在已经成了业界的一个标准。

从事云计算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开发的友友系统如今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某平安城市项目需要安装50万个高清摄像头,最大数据存储量达到60PB。友友系统的软件受到了该项目用户的青睐。在软件方面,云基地还与趋势科技进行了深入合作。我们现在拥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具有丰富开发经验的软件架构师。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03-2012 DOI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DOIT传媒 版权所有京公网安备: 110105001105
京ICP证030972号电信业务审批 [2009]字第572号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