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DOIT首页 » 资讯中心 » 正文

疑为微软火中取栗 SCO曾震撼Linux阵营

 11年08月23日 11:15【转载】作者:中国计算机报  责任编辑:尤佳

导读:“SCO在言语上变得越来越好斗,还拒绝展示有关诉讼的任何证据,一切都似乎在表明,SCO只不过是在拉虎皮做大旗地狂言乱语。但是,微软决不会轻易放弃这么一个利用这些狂言乱语的好机会。”2003年,《向Linux发起“恐惧战”?》的作者布鲁斯·佩伦斯(Bruce Perens)这样评价SCO。

关键词: 微软 Linux SCO

到了1980年,Unix开始走出实验室,蔓延到大学与研究机构,还有数以千计的技术高手想把Unix装在家里的机器上。

此时,后知后觉的贝尔实验室开始认识到Unix的价值,但由于源代码早已外散,贝尔实验室无法将其归集起来进行精细的商业开发,于是干脆采取对外授权的模式,研究机构可以免费使用,企业要使用则需交授权费。当时有多家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获得了授权,并开始了各自不同的版本演进之路。

贝尔的一位高级主管曾说:“Unix是继晶体管以后的第二个最重要的发明。”

1993年,拥有贝尔实验室的AT&T将其拥有的Unix资产卖给Novell。此时的IBM、DEC、HP和Sun因为早年得到授权,继续进行着各自的Unix版本研发。

1995年,Novell将Unix资产卖给SCO。和两年前AT&T把Unix卖给Novell时Novell一次付清购买资金的情况有所不同,SCO当时没有足够的现金一次付清,因此Novell初期只是把Unix的源代码及其他数据交给SCO,而在协议中对Unix著作权的归属存在语焉不详和模棱两可的地方。在那个时代的许多软件合作协议在今天看来都是含混不清的。

花了钱的SCO认为自己是Unix的正宗传人,而Novell当时已视Unix为鸡肋,并没有异议。而且此时SCO的声音不大,SCO也没有对别的获得过Unix授权厂商置喙,于是大家进入了一个相安无事的阶段。

微软的进进出出

微软与Unix的关系源远流长,并对SCO的演变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1979年,微软也从AT&T获得授权,为英特尔处理器开发一种Unix操作系统。由于微软购买的授权无法直接让该操作系统以“Unix”为名,于是命名该系统为Xenix。Xenix可用在个人电脑及微型计算机上。

微软并不直接把Xenix销售给终端客户,而是以OEM的形式授权给英特尔、Tandy、施乐及SCO。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03-2012 DOI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DOIT传媒 版权所有京公网安备: 110105001105
京ICP证030972号电信业务审批 [2009]字第572号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