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持久的车轮诉讼大战
“在过去的18个月内,我们发现IBM把一些极其高端的企业运算技术的源代码公开了。其中部分看上去与我们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非常相似,违反了我们与IBM之间的协议。他们单方面公开了源代码。他们的行为破坏了我们之间不公开这部分技术的协议。我们有证据表明部分代码是逐字的抄袭。”2003年5月21日,SCO CEO达尔·麦克布莱德(Darl McBride)这样说。
2003年3月,SCO向IBM提出诉讼,控告IBM的Linux破坏了双方之前签订的软件代码授权协议,声称IBM免费散发了共有知识产权的代码,把一些Unix的代码改头换面后加入Linux产品中,要求IBM向SCO赔偿10亿美元。
这在Linux阵营炸开了锅。他们认为SCO此举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最终目标是Linux阵营。起初,SCO CEO麦克布莱德说SCO的矛头只指向IBM,因为IBM和SCO还在合作时,“IBM的一位经理带头站出来支持Linux,并说‘我们正在将AIX技术移植到Linux,而且我们将消灭Unix。"作为Unix的“正宗传人”,SCO只能反击。
然而,微软的参与让这个局面变得混乱起来。5月20日,在起诉IBM后,SCO集团宣布,向微软公司发放Unix技术许可,其中包括专利权和源代码。此项交易确保微软的知识产权遵从Microsoft解决方案,并更好地确保微软与Unix和Unix服务的兼容性。就是说,微软花钱购买了SCO的Unix技术许可权,并承认了SCO的Unix合法传人的地位。
Bruce Perens称:“对于微软来说,购买SCO的源代码授权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花钱购买SCO公司的授权,只不过是对一种‘行贿’行为的粉饰,顺便还对Linux未来的用户进行恫吓。可谓一石双鸟!很难想象微软的前对手SCO能为比尔·盖茨冲锋陷阵,但是微软的钱改变了一切。”
Linux阵营担心的就是这一点。微软此举强化了SCO的Unix“权威地位”,增强了SCO挑战IBM的决心。一旦拿下IBM,SCO就打开了一个收钱的口袋,其他推行Linux的厂商只有乖乖纳贡。而且使用Linux的商业用户也面临着SCO追索授权费的危机,更多潜在用户会对Linux望而生畏。这非常符合一直以来微软针对Linux用户实施的心理战战术,让用户在恐惧、不确定、怀疑的状态下对Linux敬而远之。
2004年初,麦克布莱德警告说,一些大公司可能由于使用Linux计算机操作系统而面临诉讼,它们的行为已受到调查,其中包括英国石油、西门子和富士通。在评论英国石油使用该软件的情况时,他说“这些人显然逃不脱干系”。
SCO的诉讼风暴席卷全球,Linux阵营的厂商和大型用户人人自危。Linux阵营开始对SCO进行了口诛笔伐。与此同时,SCO对IBM的诉讼却慢慢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