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Unix有个致命的缺陷:从来就没有通用版存在。由于早期混乱的授权,五花八门、不同版本的Unix遍地开花,所以为其中一个版本写的应用程序,常常要修改后才能运用到另一个上。这对于专业的程序员来说也许不是太大问题,但对技术实力较弱的用户来说,则平添了许多困难。
从Unix脱身而出的盖茨深知其支离破碎所带来的问题。他抛弃了Unix,但他可没打算抛弃这块广阔的市场,而且SCO的成功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刺激。
于是盖茨下令打造一款“可移植的”的操作系统“Unix杀手”。这就是微软的Windows NT,包括SCO在内的Unix阵营将感受到它带来的巨大压力。
强悍对手逆袭
定下“Unix杀手”计划后,盖茨准备组织一个团队来完成这项计划。“我太想要一个可移植的操作系统了。”盖茨说,“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应该组成团队,而在于何时能组成团队去开发它。”
机会来了,DEC的天才工程师大卫·卡特勒因在公司坐冷板凳而萌生去意。盖茨亲自拜会卡特勒。初次见面,卡特勒就给盖茨一个下马威。他直言不讳地称微软的代码“写得很烂”,当时微软深以为傲并捧在手心的DOS在卡特勒的眼里只是一个玩具。卡特勒说,只有自己才有能力开发出一个面向未来的、能进行网络管理的、具有高可靠性的、强大的操作系统。
此时的盖茨早已走过创业期,拥有海量的财富与强大的权利,耳边响起的都是“软件神童”的悦耳之音。不过,卡特勒的刺耳之音和轻蔑态度反而坚定了盖茨聘请卡特勒的决心。
盖茨尽可能地满足卡特勒的要求,有些要求甚至已经打破微软的惯例。譬如卡特勒不要微软原来的工程师加入他的团队,他把自己在DEC工作时的团队带了过来,团队中有些成员是硬件工程师。
盖茨识才的眼光和用人不疑的态度,最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1993年,Windows NT完美亮相,成为微软撬动Unix市场的一把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