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个大好机会正摆在戴尔电脑的面前,他们完全可以信步走上个人电脑行业的霸主地位。
他们可以在美国市场排挤掉苹果(AAPL)和惠普(HPQ),与此同时还进军中国,将联想和宏碁如法炮制。
事情的缘起当然是来自苹果和惠普的态度变化,他们正在考虑告别这一行业。无论怎样,对于戴尔(DELL)而言,这都是个天赐良机。在整个股市都处于近乎崩溃的压力之下时,戴尔的股价在相当时间内预计都会大有折扣的。
这就是不折不扣的现实:如果说有任何一家公司正坐在2000多亿美元市场的驾驶席上,那就是戴尔。他们现在需要做的,其实就是按部就班地执行而已。
不过,密切关注该股的观察家们也会感到困扰:该公司一直以来曾经做出了众多的尝试,希望有所突破,但是都无功而返。
大约十五年前,我有一位睿智的企业界朋友曾经对戴尔电脑的创始人戴尔(Michael Dell)做出过一番评估:他之所以获得了成功,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犯下过战略性的错误。他不是一个多么富有想象力或者富有魅力的领导人,但绝对是个了不起的战略家。
很多年以来,我都对这一判断非常认同。不过,在2000年科技泡沫破灭之后的某一时间,戴尔似乎失去了这一能力。
这当中或许有企业社会学因素的影响,因为在那之后,戴尔存身其中的整个生态系统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也没有戴尔本人能够和终端用户坐在一起的研讨会了——我想,当初的那些研讨会一定给他帮了很大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