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和广电总局日前分别向国务院递交了三网融合第二批试点方案和名单,三网融合正式实施一年多以来,一直磕磕绊绊。第二批试点方案预计年底前后公布,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宽带市场的两大运营商电信、联通遭到反垄断调查,这背后自然而然地令人想到了三大运营商和广电的恩恩怨怨。
央视对宽带反垄断调查的报道遭到了业内主流媒体的质疑,舆论战的背后是否另有争斗?反垄断的呼声是否会对宽带市场格局造成影响?反垄断的举动能否为三网融合带来实质利好?对此记者采访了电信专家马继华。
反垄断调查与消费者无直接关联
对于电信、联通宽带的反垄断调查,央视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可以说,整个通信业乃至整个IT业界瞬间沸腾了。但是业界的主流媒体以及大多数专家的声音都对反垄断调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本持质疑的态度。
马继华认为,从这个事件本身来看,如果按照法规,电信、联通宽带确实有垄断嫌疑,但反垄断调查的第一要务是要弄清反垄断的目的是什么,是保护竞争还是保护竞争者。虽然电信行业在很多人看来是垄断行业,但这一行业已经算是所有国家控制的领域里最为开放的行业了,如果先反这个垄断,对那些绝对垄断却视而不见,就是大问题,这对于市场化进程不是进步而是倒退。从另一方面讲,在当前三网融合进程磕磕绊绊的大背景下,如果有处在弱势的竞争者利用公众的心理形成舆论压力,借此达到自身利益集团的市场目标,这种反垄断就偏离了轨道。再进一步说,电信行业本身已经重组了四次,竞争之激烈甚至已经达到了巷战的程度,可真正垄断的石油、燃气、水电、铁路是不是也该重组一次了?
从整个报道看,马继华认为,讲的是互联网接入,给公众的印象是因为电信与联通的垄断造成了高价,确实迎合了老百姓的心理,但实际推敲起来,这次被反垄断调查的并非是针对客户端的接入市场,而是运营商之间的信源接入,可以说与老百姓的实际消费价格并无直接联系。如果有人认为公平了网间结算就可以给老百姓实惠,那就大错特错了。类似的,春节晚会上的演员基本都是零出场费,央视的广告费减免了吗?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还要植入广告。
随着这次事件的深入探讨,很多内幕会浮出水面,这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最终会推动宽带市场的发展,各方的投入会更加积极,也有利于老百姓享受高速低价的网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