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我们着重看看计算虚拟化,它对网络的影响主要来自虚拟机的交换。以前一个交换机里一个设备连一个独立的服务器,现在连接的是几十个小的虚拟机,这就要求让交换机首先能够感知到这种情况。针对这个需求可以有几种解决方案,一种方案是虚拟机交换通过vSwitch或者是软交换的思路来解决,这种方案刚开始的时候,环境非常好,只是跑一些业务做测试,后来当拥有一些大流量的搜索和存储,流量上来的时候,由于是用软交换来实现的,在网络这方面会遇到瓶颈。如果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构建云网络对整体的要求都会有增长,软交换机所有的特性,它的功能包括管理方式可能会给客户带来比较大的挑战。比如如何实现对于虚拟机流量的分析和策略的部署等等。所以H3C的解决方案选择了另外一个道路,通过硬交换的模式来提供,这种模式将通过VEPA(虚拟以太端口聚合器)来实现。
用户需要的是一个开放标准化的架构,我们通过开放的互联,把虚拟机的厂商、服务器的厂商,甚至更上层的应用系统全部整合在一起,给用户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解决方案。H3C相关的方案和产品会在明年面向市场。
第二点是从小规模的二层网络到超大规模的二层网络。二层网络的部署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云计算期望二层网络越大越好。虚拟机迁移是从网络部署的,二层网络是一个虚拟机的迁移范围,所以二层网络规模越大,就可以越灵活。现在我们有一些客户提出来:目前我至少需要5000台服务器,未来可能需要1万台服务器甚至更多,这个时候你怎么解决。我们知道传统的网络技术要构建这么大的网络,一般来说在STP的部署环境下,如果超过100台设备它的系统性能会大幅度下降,更不用说部署5千台或者是1万台设备了。H3C的解决之道是对于大型或者是中型规模的网络可以通过交换机的虚拟化来实现,这项被称为IRF(智能弹性架构)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端到端的捆绑。现在H3C已经有11个应用案例。如果用户有更大的需求,像1万台以上的服务器,这样超大规模的需求,可能需要采用另外一种模式,通过TRILL技术解决,在这里我不做多的解释了,H3C未来也会跟随这项技术标准的进展有相应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