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作为鸿海集团总裁,61岁的郭台铭不得不举起手中的“刀”。
11月30日,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38.HK,下称FIH)公告称,董事长陈伟良不再兼任公司行政总裁;幕后运筹FIH减亏近一年的集团副总裁程天纵接班,走上前台。
12月2日,业内爆出飞虎乐购(微博)董事长杜家滨(微博)离职;奇美电(3481.TW)董事长廖锦祥请辞。
三天内三起人事变动,共性之外在于,FIH、飞虎乐购、奇美电均为鸿海集团的子公司,三家公司目前或亏损或发展不如意。不同的是,前两者由富士康控股,而奇美电股权中,富士康次于奇美集团,为第二大股东。
而数起核心高管变动,或因金融危机后富士康的加速转型,“向上”(整合面板供应商)、“向下”(开拓渠道通路)双双受阻。
程天纵扶正:无悬念
不易为外界所知的是,尽管出任FIH行政总裁还不到十日,程天纵行使这一职权却近一年之久。
2010年12月,因FIH亏损加大、营收额锐减,郭台铭已下定决心走马换将,让程天纵掌舵FIH。
FIH的公告显示,程天纵2007年加入富士康,任职集团副总裁;加盟前,程曾为中国惠普(微博)总裁及德州仪器(微博)亚洲区总裁。
2011年4月初,FIH2010年财报发布, 2.183亿美元的空前亏损不仅超过了之前分析师们预测的2.02亿美元,营业额更是创下上市五年来的新低,自2007年高峰时的107.32亿美元降至2010年的66.26亿美元,减少约38.3%。
2010年底,程天纵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称,相较于跨国公司地区总裁的象征性综合协调职能,自己加入富士康,更看重富士康可以给自己一个完整的舞台,让其有机会实际操盘包括生产、研发、运营等各环节在内的完整事业群。
而按照程天纵的看法,FIH要想扭亏,大致思路不外乎三点:调整产品结构;健全员工激励及晋升体系的“双轨制”——在既有管理职位进阶的基础上增加技术职位,调动工程师的研发积极性;变“大企业”的“大锅饭”为员工个人施展抱负的“小舞台”、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