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而衰
然而,就在柯达沉浸在其胶卷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中,流连忘返时,历史的车轮已经开向新的时代。
在上世纪90年代,数码相机走进千家万户后,便在随后短短数年间,迅速侵蚀传统胶卷相机的绝大部分市场。与此同时,移动存储设备的不断扩容、电子相册等新型显示介质开始出现,使得照片突破相纸的限制,各种社交网络的兴起,让照片分享变得愈加便捷。这一切,给传统的摄影产品制造商,造成巨大冲击。作为这一行业的领头羊,柯达首当其冲。
由于胶卷销售的日益萎缩,柯达传统影像部门2003年的销售利润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41.8亿美元,跌幅高达71%。
不仅如此,随着竞争对手数字摄影技术不断进步,柯达在全球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即使在本土的美国,2007年,柯达数码相机份额下滑至9.6%,排名市场第四;2009年份额下滑至7%,排名跌落至第七。
从2005年开始,柯达几乎年年亏损。为节约经营成本,柯达不得不一次次裁员瘦身。时至今日,柯达公司的全球员工人数已经从鼎盛时期的14.5万锐减到将近1.9万。
去年柯达被《财富》杂志选为“美国500强公司十大烂股”。据纽交所统计,从2011年1月11日到2012年1月5日,柯达股价跌幅为93.7%,令人咂舌。
有人将柯达今天的衰落,归咎于其在胶卷业务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常说“穷则思变”,在历史的变革中,成功者为光环所累,的确容易缺乏改革创新的动力和勇气。
毕竟转型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事实上,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世界上绝大多数照片仍采用胶片感光技术拍摄,美国传统胶卷市场的销售增长速度曾高达14%。占据市场统治地位的胶片、随处可见的照片冲印店,不仅为柯达持续带来丰厚利润,而且早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作为这一领域毫无争议的霸主,柯达不敢贸然大举转型至前景尚不明朗的数码市场,保守地希望在传统胶片和数码领域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