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 2012:揭秘云存储使用模式与模型
IT168 12年04月12日 10:41 【转载】 作者:曾智强 责任编辑:王瑶
4月11日,以“引领潮流 直面未来”的英特尔全球高水平技术论坛活动——英特尔IDF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在此次会上,作为全球IT技术的领导者,英特尔再次针对未来的技术趋势及发展做了讲解,这之中包括云计算、下一代数据中心、lvy Bridge微架构以及固态硬盘等内容。

不管是传统的数据中心还是现在各厂商、企业盼望的新型数据中心,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三个重要要素,即计算、存储和网络,三者缺一不可。这三个因素对于提高数据中心运营效率非常重要,如何在这三者的基础之上实现性能与利用率的平衡非常重要,作为全球IT技术领先的英特尔公司今天向我们公布了未来云数据中心之中存储部分的通用架构,在这之中又根据应用对存储性能的不同需求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通用存储基础设施设计架构。
全球数据疯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英特尔提供的数据显示,从IDC的存储容量增长情况来看,包括传统数据库等结构化数据占总存储增量的百分比约为23.6%,备份、数据仓库等复制数据在总存储增量的百分比约为24.2%,而归档等非结构化数据占总存储增量的54.8%,包括网络、电子邮件、文档共享以及图片视频等内容仓库所占的总存储增量比例为75.6%。而这些总的存储增量将需要大约760万块硬盘来存储这些数据,而这些相当于需要新建50万个新的存储系统。这就使得云存储计算必须不断成熟发展。

▲英特尔认为未来的数据中心架构将如上图所示。其中专用服务器部分是为了满足关键业务应用的需要,虚拟化服务器则是为了满足大型的企业计算;这两部分合为整个计算资源。因为计算资源所需要快速的响应时间和低延迟,在服务器内部将还有专为满足高IOPS需求的存储资源,其一般为由SSD组成为高速缓存。最右边的则为统一的存储资源,根据性能与成本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其分为高IOPS的存储和廉价的大容量存储两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