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子薄、难度大:医疗信息化要勤俭持家
DOIT资讯中心 12年06月21日 11:28 【原创】 作者:DOIT原创 崔昊 责任编辑:崔昊
底子薄、难度大:医疗信息化要勤俭持家
受限于有限的信息系统投入,医疗信息系统的只能用“勤俭持家”来形容,而恰恰我国的医疗信息系统又处于底子薄、难度大的发展环境下。医疗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关系到病人生命的安危,因此医院对信息系统的稳定性非常看重。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医疗系统的诊疗量在最近几年不断攀升,许多大型、知名医院都在超负荷运转,这对医疗信息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极大的要求。
要稳定、要低成本还要应对高负荷,但对于医疗信息系统来说,这还不是全部的要求。首先,各个医院的诊疗系统都在实现联网化,力图让病人在不同科室、不同检查中的信息实现快速的共享,从而提高病患的就诊速度,缩短等待时间,提高医院的病患诊疗容量,而病患诊疗容量的提升,必然回答来医疗信息系统的不断饱和,冲击系统所承受的最高负载,各级医院亟待提高自身医疗信息系统的动态扩展能力。
其次,随着国内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借助IC芯片的电子化医保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仅是各地医保系统需要实现“医疗保障一卡通”,医保系统、医疗药品监管单位和各个医院,都需要实现联网化,借助医保卡实现一体化、流程化的医保实时结算系统。
比如在厦门,各个医疗网点的患者信息、门诊、住院信息等,在全市一卡通的基础上可以共享其他医疗机构诊疗信息;借助于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医疗专网实现双向转诊。这也就意味着,医院、医保定点药店、医疗保障机构,需要完整的、一体化的信息系统,这对系统间的兼容与互操作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采用性能更高、能耗更低、横向扩展性更好的IT基础架构是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而作为IT基础架构的核心,也是数据中心性能与能耗的中心,服务器自然是首先需要改进的。而作为下一代服务器乃至数据中心的核心,英特尔至强E5在突破性的性能提升上,保持了一贯的低功耗设计,为新医改环境下的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优秀的选择。
英特尔至强E5在性能上相比前一代产品而言,提高了80%,而借助英特尔睿频加速2.0技术,英特尔超线程(HT)技术和英特尔虚拟化技术等内建技术可以支持IT部门灵活、动态地提升基础设施的性能。与此同时,至强E5的功耗表现却出人意料的好,其同等性能下的单位功耗要低50%。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功耗方面,至强E5更为重视动态化的性能与能耗管理,其数据中心管理器工具来监控和控制IT设施功耗,向系统管理控制台提供实时、精确的功耗的和热量数据。
综上所述,英特尔至强E5通过提供对处理器利用率的跟踪,并增强电源监控功能,实现了动态的能耗分配。这也就意味着,如果CPU没有充分运作时,处理器可以自动调节,将有效地降低整体的用电量,从而达到性能与功耗的动态平衡。这对于诊疗情况不断变化的医院来说——往往是上午忙、周末忙,而到了下午,挂号大厅和各个科室都是空荡荡的——尤为重要。
而在横向扩展方面,英特尔至强E5基于x86处理一贯的开放、标准化,无论是基于英特尔至强E5的服务器还是存储系统,都能够保证良好的横向扩展特性——在最重视横向扩展的高性能计算领域,英特尔x86处理器已经占据超过八成的市场——医院信息系统和医疗保障系统的快速、无缝的扩容自然不在话下。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E5平台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服务器解决方案,也是一个优秀的存储解决方案和网络解决方案,现在几乎所有的主流存储厂商都在采用至强处理器作为其存储系统的核心,不过,这是更为丰富的话题了,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