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被谷歌附体后:份额下滑或再陷泥潭
新浪科技 12年06月25日 10:15 【转载】 作者:郭晓峰 责任编辑:尤佳
5月19日,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公告正式批准谷歌(微博)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宗125亿美元的手机厂商收购案在渡过了315天后,终于跨过最后一道门槛尘埃落定。
不过,外界始终对这一收购案褒贬不一。褒的是谷歌有机会利用安卓操作系统从头到尾自己生产手机和平板电脑,而这是在效仿苹果成功整合硬件和软件的做法。此外,摩托罗拉众多的重磅专利还可以非常有效帮的助其应对与苹果等公司的法律大战。
贬则势必会影响Android生态圈及其他参与终端厂商的态度。Gartner分析师曾这样评价:“对于其它Android手机制造商而言,摩托罗拉移动被谷歌收购无疑是一场梦魇,因为谷歌已经从合作伙伴变为了竞争对手。”
Android阵营的加速分化,是摆在谷歌面前的问题。而夹在中间的摩托罗拉移动从那时起便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来掌控。
缺乏创新 首次陷入泥潭
摩托罗拉成立于1928年9月25日,在过去的80年间,公司创造了无数辉煌。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搭载的无线电应答器、全球首款商用手机DynaTAC、全球首款GSM数字手机、全球首款双向式寻呼机Tango等均是摩托罗拉的杰作。
好景不长,这艘手机航母在驶入2007年后,出现了2004年中期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净亏损高达1.81亿美元。摩托罗拉当时将亏损原因归结为高端手机市场需求放缓及价格持续下滑两大原因。
当时的国外分析师这样表示,“在它的竞争对手降低了低端产品价格的同时,他们也推出了高价格的具有新功能的产品。而摩托罗拉虽然也降低了价格,但产品构成陈旧,缺乏创新。”而这个问题也是摩托罗拉后续衰败的主要原因。
当年第一季度摩托罗拉市场份额从2006年同期的20.4%下滑至18%,受业绩和份额双下滑的影响,摩托罗拉当时宣布全球范围内裁员7500人。此后第二季度其市场份额下降到14.6%,居全球第二位。诺基亚以36.9%位居第一,而排名第三的三星公司市场份额则升至13.4%。
上述竞争对手也正是诺基亚和三星。当时诺基亚N95和三星UltraEditionII系列深受市场和用户青睐,三星在那一年最终市场份额超过了摩托罗拉,而后者孤芳自赏、腹背受敌,开始一步步陷入泥潭。当时还有个比较轰动业界的事,那就是苹果公司正式推出了第一代iPhone。
随后的季度下滑、裁员也是自然无法避免,时任摩托罗拉CEO爱德华·詹德最终没能顶住压力在2007年年底辞职,继任者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格莱格·布朗。
在詹德即将卸任的消息传出后,摩托罗拉的投资者表现出了久违的热情。其中,摩托罗拉大股东之一,美国亿万富翁、激进投资者卡尔·伊坎则直接对此消息表示强烈欢迎,并建议对摩托罗拉进行分拆。
2008年3月26日,迫于卡尔·伊坎的压力,摩托罗拉正式宣布,将把公司分拆成两家独立的上市企业。其中一家专注于移动通信设备业务,而另一家专注于宽带和移动解决方案。
押宝Android 涅磐重生
2011年1月4日,摩托罗拉的两个部门分拆才彻底完成,来自高通的桑杰·贾正式接任摩托罗拉移动的CEO。
从2008年最初提出分拆后,摩托罗拉依然无法摆脱下滑的阴影。当年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摩托罗拉利润净亏损为3.97亿美元,终端销售额下滑31%,这已是其手机销量连续七个季度下滑。
除了惨不忍睹的财报外,摩托罗拉还失去了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的位置。根据当时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索尼爱立信市场份额已经超过摩托罗拉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
当时有分析师认为,摩托罗拉分拆看似符合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但是对其品牌没有促进作用。摩托罗拉近年缺乏创新和变化,尤其跟不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分拆其实是错误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