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LED困局:补贴的市场与过剩的产能
新浪科技 12年10月31日 09:29 【转载】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王瑶
导读:招标的本意是希望通过补贴打开部分终端市场,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此低价或许会对市场产生不好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 LED
作为半导体行业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在此之前,LED并不是一个大的产业,主要应用于小尺寸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的背光领域,每年的市场增长率在10%左右。
2009年是个分水岭,三星开始把LED推到电视背光领域。每台电视机将消耗几百个LED,一年上亿台的液晶电视机销售量,带来了LED市场的爆发。
“2009年和2010年两年,市场一下子增长了50%,这是前所未有的。”戚发鑫说。
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对LED在液晶背光技术领域应用的市场预期不断提高,并认为LED在照明领域也同样会如此。
2009年,江苏省扬州市政府推出了MOCVD(生产LED外延芯片的关键设备)补贴政策,使得中国其他地方政府纷纷效仿。据悉,扬州市一台 MOCVD机财政补贴一千万元。广东省建立了2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深圳对于参与政府投资项目LED示范工程的企业,根据灯具的价格给予10%的补助,并贴息3年,对承担企业投资项目LED应用示范工程的企业,按照LED灯具价格的30%给予补贴。
大量的热钱开始涌入。据戚发鑫介绍说,2009年开始,MOCVD的数量开始快速增长,到2011年全世界有一半的MOCVD都是卖到中国来。
但市场并没有预期增长得那么快。
一方面,电视背光领域市场趋于成熟,增长空间逐渐缩小。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每台电视机消耗的LED数量也在减少。“过去42英寸电视机至少用到500个LED,但现在只用200个甚至更少。”戚发鑫说。而且,预想中照明领域的爆发并没有如期而至。其主要原因是,照明领域对技术的门槛要求非常高,尤其是高端照明,对光效、可靠性等有一系列的技术要求,国内能进入这块市场的厂家不多,主要是国外厂家占据市场。
“虽然我们的产能在扩大,但是高端照明这一块,国内厂家没有分到太多的市场份额,只能在中低端大打价格战,造成结构性产能过剩,比如小尺寸背光领域,做的人太多了。”戚发鑫称。
“至少淘汰一半”
政府的补贴短期之内会对市场带来影响,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自由市场,鸿领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钟育奎对本报记者称。但目前来看,LED照明设备的价格竞争优势还不具备。
此前国家几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
“淘汰白炽灯,并不是说把市场完全让给LED了。”戚发鑫说。目前CCFL节能灯是比较成熟的产品,且成本低,市场价格仅为LED照明的1/5~1/3。
“这是民生产品,消费者只会用最原始的思维方式投票,国家的补贴是没有用的。”戚发鑫说,就是要靠产业本身把成本降下来。但降低成本并不是靠偷工减料,打价格战,而是要靠技术和生产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