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IBM:经久不衰的秘诀”的文章。文中,作者Steve Lohr回顾了IBM过去100年的历程,并点出其长盛不衰的关键因素:与时俱进,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策略。他预言当今科技界三巨头–微软、Google、苹果在必将到来的科技革命风暴中应对策略也不外乎此。
很大程度上来说,这预言在微软身上应该能应验,对Google不甚实用,而对苹果来说就毫无借鉴意义了。
Lohr指出,微软和Google目前的确是非常成功的企业。但他们的业务存在潜在风险,因其收入主要来自于单一或不超过两个领域。以Google 为例,收入只来自于搜索引擎广告。而微软,Windows系统和Office软件是其主要收入来源(Lohr提到服务器也带来一笔不小收入,但跟另外两者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Lohr称,微软即将开展的游戏业务会成为成败之关键。而对Google来说,Android也是同样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分析的不错(尽管只是老生常谈而已)。
但谈到苹果,Lohr就完全不知所云。首先,Lohr谈到IBM在90年代几乎一败涂地,但他忽略了苹果在此期间也处于低迷的事实。事实上两间公司在那一时期都几近倒闭,然后史蒂夫·乔布斯杀了回马枪–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关键在于,苹果已经经历了脱胎换骨,才取得了今天的巨大成功,这将他们送上了巅峰。事实上苹果的变革比IBM最近的变革要成功得多。只是苹果并没有100年的历史,而他们的创新在科技史上前无古人(很有可能也后无来者),难以在短期内复制,苹果的变革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