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与马云有点像。就是每当公司日子一好过,他就不踏实,就渲染危机,想着如何度过下一个阶段。
“20岁的东软仍处于童年,不是说相对软件业太短,而是因为中国企业生命大多只活7年,东软活这么长很幸运了。”26日,在上海庆祝公司20周年时,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他表示,对于未来20年,过去的经验“指导意义会越来越少”,在“可怕的事情”发生前5年,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否则都来不及自救。
如今他已给东软树起未来新10年的战略目标。
刘积仁的5年危机逻辑
这话从刘积仁口中说出,看来东软集团又面临新的道路选择了。
要知道他可是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海归博士,中国软件行业第一波发展浪潮中的元老人物。当他1988年在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前身)创立计算机软件与网络研究室、开始酝酿东软阿尔派时,求伯君、王文京等一帮中国软件英雄们也正崭露头角。
他提到的提前5年应对危机的逻辑,似乎已在东软发展史上得到印证。20年来,东软至少经历过3次业务调整,其中恰恰有着刘积仁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