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积极信号
据悉,此次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达尔问、环友科技、南京绿石等五家环保组织公布的调查列举了22家企业的污染问题,加上2011年1月20日第一季公布的5起污染问题,共有27家苹果疑似供应商被点名。一方面,按照苹果的邮件内容所示,其中部分企业并非苹果供应商。另一方面,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则表示,因为要求苹果公布供应商名单的要求被拒,所以只能通过媒体报道、上市公司年报等公开信息寻找苹果供应链。
基于双方的立场,苹果因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公开供应链无可厚非,环保组织需确认涉及污染的企业也没有错。各执一词间,建立对话机制显然是需要打通的第一个环节。
今年年初,上述环保组织曾针对苹果供应商的污染问题多次以联名信的方式联系苹果公司,希望先建立对话机制来讨论苹果供应链的环保问题,但并未获得回应。因此,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有关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上述邮件并没有提到“沟通”的具体时间,但在他们看来,这已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落实“供应商行为准则”需加强
供应链污染问题两次被曝光,究其根源是这些问题是否苹果产品生产环节中必然会产生的?有没有办法解决?以今年年初五家环保组织先列举的苏州联建科技(苹果供应商之一)员工正己烷中毒事件为例,其中提到的“正己烷”是一种有毒化学溶剂,用于擦洗手机屏幕等元器件。据了解,同样的工序可以通过酒精擦拭来完成,但由于正己烷挥发速度快于酒精,可以将擦拭工序的时间从7秒缩短到2秒,意味着整个生产工序的速度提升。此外,擦拭效果也要优于酒精。
有化学品专家告诉南都记者,使用正己烷的作业车间应安装有效通风装置,溶剂则应尽量保持密闭,以减少其蒸汽逸出,确保车间正已烷空气浓度不超过100毫克/立方米。同时员工应做足呼吸系统、眼睛、身体、手等多方面防护。
苹果公司“供应商行为准则”的“化学药品暴露预防”一项中则显示,供应商必须尽可能地消除化学危害。当化学危害无法消除,供应商必须提供适当的工程控制方法,为员工配备适当的个人劳保设备等。
然而,苹果布置了“功课”,供应商完不完成又是另一回事。愿意与环保组织沟通,至少意味着苹果将进一步落实这些“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