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DOIT首页 » 资讯中心 » 正文

乔布斯的警示:中国制造不能只做跟从者

 11年11月07日 10:12【转载】作者: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尤佳

导读:乔布斯斯人已去。北京的大街上正在到处贩卖《乔布斯传》(微博),那些善于模仿和跟风的商人抓住这位创意大师剩下的最后一点赚钱机会,绝不允许错过。

关键词: 乔布斯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这是乔布斯的名言。想想那些在富士康封闭的工厂里加班加点的劳工们,再看看为买苹果产品排队等到天明的消费狂热景象,这些人到底在为谁而活着?崇拜乔布斯的人们,其实是最不能理解乔布斯精神的。

网友“武汉的小路”的一则微博引发了争议。他的观点与大多数人不同:“乔布斯个人的成功是美国衰落的一个很好注脚。他的苹果市值超过洛克菲勒留下的美孚,现金流超过美国政府,说明的不是产业升级和社会活力,而是美国的衰败和消费主义深渊的无底。在占领华尔街的民意汹涌的今日,市值最大公司的前CEO死去意味着什么?”

将乔布斯“推向神坛”的人们会觉得这种看法是“酸葡萄心理”。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小东认为,中国年轻人对乔布斯的“反思”或者某种“反叛”有其合理性。

他认为,乔布斯作为一家企业的领袖,对工业设计的推崇和对全球化外包产业的集成利用“是非常聪明的”,也非常成功,但如果把这种方式放大到一个国家,则存在问题。毕竟,没有基础研发和科技创新,苹果崛起这种“锦上添花”就无法实现。美国的产业如果完全建立在“苹果”模式上,让别人为它打工,它只是贴牌,从长远看并不是国家之福。“产业空心化”肯定是国家衰落的标志,“这个道理很简单:做基础开发的人少了、钱没了,今后拿什么东西去实现你那聪明的创意?”

王小东称,有人将中国出不来乔布斯归结于中国的制度不够开放,中国的教育扼杀了创造性,这也偏颇。中国之所以出不了乔布斯,最根本的“是因为中国没有IBM”,基础研发差距大。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中,中国的钢产量比美国少一到两个零。今天,中国的粗钢产量已经是美国的8倍,只要假以时日,并且不被苹果的神话所忽悠,老老实实走先炼钢发电,然后培养中国的IBM、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我们自会涌现出更多的乔布斯、盖茨。”他说。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宋晓军表示,中国的“80后”年轻人是讲求实力、也懂得实际的一代人,他们可能会追求“苹果”的产品,却不一定就完全是崇拜乔布斯。在他们看来,乔布斯的伟大在于,在一个“人人为钱、钱奴役人”的社会里,提供了一个缓解焦虑、老少皆宜的玩具。

宋晓军认为,“苹果”的成功和乔布斯离世带给人很多反思,对中国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他们认为“中国不能当下一个美国”。在工业社会,财富就是制造工业品,工业品是造出来的,不是“印纸币”或“炒地皮”忽悠出来的。美国过去的工业相当于世界一半,还能带动许多国家工业恢复或发展。这种富裕可以学习,也应该学习,但现在美国已经是一个“被金融资本绑架的寄生国家”,这种富裕中国不能仿效也无法仿效。

当然,乔布斯创造的苹果公司,可能是美国产业中除了军工和金融之外,凤毛麟角的还算有些技术含量的产品了,“主要是设计理念的精益求精”。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03-2012 DOI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DOIT传媒 版权所有京公网安备: 110105001105
京ICP证030972号电信业务审批 [2009]字第572号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