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信息化建设成就
DOIT资讯中心 12年04月23日 10:39 【来稿】 作者:惠普 责任编辑:尤佳
导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以下简称“曙光医院”)是一所沪上的百年老院,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位列上海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全国示范中医院。 医院拥有东西二部,核定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320张。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以下简称“曙光医院”)是一所沪上的百年老院,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位列上海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全国示范中医院。 医院拥有东西二部,核定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320张。
在过去信息化的建设中,曙光医院已建成核心的HIS、PACS,医学图像档案管理和通信系统等,拥有数十台性能稳定的服务器,用以支持核心业务系统。作为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成员之一,上海曙光医院也参与了联网过程。曙光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珉认为:医院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采取了稳健的发展方式,因为凭借医院的多年经验,越来越意识到系统的稳定已成为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保障。
信息化建设“稳”字当先
曙光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主开发软件,完成了医院的收费系统等基础信息化建设;第二个阶段是与上海市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共同发展的,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23家医院(现在发展到34家)的互联互通工作。“我从一开始就参与了曙光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但那时我还是一名大学的老师。”刘珉介绍说:“当时我所在的信息管理与办公自动化研究所接受了为曙光医院建设信息化系统的任务,我主要负责架构的设计和关键需求点的开发。后来,我干脆就来到了医院的信息中心工作,带领团队开发了一些基础的信息系统,其中的一些系统几经升级后现在还在应用。”曙光医院经过不断的发展,由信息中心自行开发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医院逐渐开始采购信息系统。2004年,浦东新院区建成后,医院选择了三家公司做系统整体集成工作。曙光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进入到了新阶段。
据刘珉介绍,曙光医院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新建的东部医院,投资6亿元、占地160亩,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天的门诊量已达到万人的规模。如何保证如此大规模的医院能够平稳顺畅的运行,刘珉说:“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医院日常管理和医疗过程的依靠和支撑,所以系统的稳定是第一位的。坦白的讲,有些患者因为病痛的影响,到医院就诊时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医院的系统出现问题,哪怕只是短时间内的,都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这对于医院和整个医疗卫生系统来说都是非常重大的负面社会影响。所以我们在信息化的建设中不求理念和设备有多么的华丽,而是对稳定性提出了非常高,甚至是苛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