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新规整治恶意代码 或“治大不治小”
网易科技 12年06月11日 09:34 【转载】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尤佳
导读:近日,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在手机及移动互联网业界引起广泛关注。
近日,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在手机及移动互联网业界引起广泛关注。
该《通知》明确规定移动通信终端生产企业在申请入网许可时,要对预装应用软件及提供者进行说明,而且生产企业不得在移动终端中预置含有恶意代码和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和修改用户个人信息的软件,也不得预置未经用户同意擅自调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耗费、费用损失和信息泄露的软件。
目前,包括百度、阿里巴巴、奇虎360、盛大在内的互联网巨头均已宣布进军手机领域,并把自己开发的系统和应用预置到手机中。此外,还有大批手机厂商在出厂的手机中预装应用程序。而工信部此举,也被认为将对愈演愈烈的国内智能手机预装热产生约束力。
新时代弊病重现
在5月17日世界电信日这一天,艾媒网组织编辑按照用户的投诉去下载了一些智能手机软件的测试,结果发现不少恶意扣费的软件。
艾媒咨询CEO张毅向记者回忆道:当时,他们下载了一款山寨的植物大战僵尸软件,当用户手指“噼里啪啦”去打游戏屏幕上的怪物时,突然弹出一个窗口,用户根本来不及看上面是什么,就不小心点进去了。过了几秒钟,用户收到一条短信,提示自己已被扣掉几块钱。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些山寨“切水果”软件,当用户切水果切得正高兴时,冷不丁也会弹出一个窗口,让用户点进去然后被扣费。
而当他们向运营商投诉此事时,运营商的客服却反馈说,是用户自己点了应用中的某个条款才产生扣费的,无法进行受理。这就是一次典型的恶意扣费软件侵害消费者的过程。张毅指出,恶意扣费的超过5成是游戏软件。
此外,Android智能手机被认为存在较大漏洞,用户信息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盗用。比如当用户装上微信、陌陌这样的聊天软件,它就有权在你的手机底层植入一些东西,调取手机里的信息。这是一个天然的漏洞,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这一漏洞设法收听用户的通话。
记者此前曾采访过一些Android的系统开发商,他们认为,这是Android系统存在的天然漏洞,系统开发商往往陷入两难境地:假如完全堵上这些漏洞,那么微信、米聊这些软件都无法使用,假如不堵上,系统肯定会有安全漏洞。
“这就好比在你家装修的时候给了别人一把钥匙,别人随时可以进来。”张毅指出。
随着联发科、展讯的智能手机芯片方案成熟,大批过去做山寨功能手机的厂商开始进入智能手机领域,这些厂商正把过去功能手机时代的恶意扣费玩法带到智能手机上,吸费软件、恶意软件开始多起来。
此前,功能手机上的恶意吸费软件也曾一度猖獗。在此之前的2010年12月,工信部就曾下发过名为《关于进一步整治手机“吸费”问题的通知》的文件,其中规定要严格规范手机内置软件。
而本次工信部新规定的出台,则是首次对智能手机中的不法应用做出约束,目前该《通知》尚在征求意见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