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伯斯购并的思路很有意思,他的策略是只吃“窝边草”。公司不收购硅谷以外的公司,这样可省却员工及家属举家迁移的麻烦,减少整合阻力。在循序渐进的并购过程中,钱伯斯的收购水平日益成熟,公司经营也渐渐上了台阶,追上了早自己5年诞生的3Com公司。1994年7月,3Com和思科的市值均为90亿美元。
此时网络设备市场由当初的四雄争霸赛变为3Com和思科两个选手的决一雌雄,双方加快了收购的步伐。至1996年底,钱伯斯又收购了13家公司,其中包括第一个大手笔,花40亿美元并购Stratacom。有人因此形容钱伯斯“像一匹来自硅谷的狼,不断地搜寻适合兼并的猎物”。
钱伯斯的大手笔可能刺激了3Com的CEO埃里克,1997年5月,3Com公司以85亿美元收购了U.S.Robotics公司,这家公司的主要产品是调制解调器(Modem),当时业界对此次并购争议颇多,批评声浪成为了主流,大家认为Modem市场好景不长。
3Com首任CEO克劳斯曾评价埃里克。“他错过了从10MB到100MB速度的以太网转型期。3Com曾经是以太网的先驱,因为埃里克一直关注于3Com和Edge技术的竞争,1997年收购了U.S.Robotics,因而错过了这次转型浪潮。我觉得这是埃里克的失误,他应该为此负责。”
“购并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就像结婚一样,如果只约会一次就结婚,婚姻就不太可能美满。如果你知道择偶条件,并花很多时间研究和追求,成功率就会提高。”钱伯斯这样说。
被惠普收入囊中
“我们将用侵略性态度进入这一市场。”2009年的一天,思科CEO钱伯斯这样语气强硬地表示,他的目标是惠普的数据中心。
1997年收购U.S.Robotics调制解调器公司、2000年分拆Palm智能手机公司、2004年收购网络安全公司Tipping Point——3Com后期的系列之举,在分析师眼里,其结果都属毁灭价值之举,一系列商业决策失误葬送了3Com曾经的辉煌。
期间,有过一次亮点是2003年3Com与华为成立合资公司H3C。关于这次合资,华为曾表示:“2001年IT泡沫破灭时,华为也濒临崩溃边缘。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华为必须放弃不擅长的企业网业务。”华为后来出售H3C获得10亿美元回报。
2009年11月,惠普为了抵御思科咄咄逼人的进攻,转守为攻,与3Com达成一份最终协议,以每股7.90美元的价格收购3Com,收购总值约27亿美元。
30年前,3Com创始人梅特卡夫曾与公司CEO克劳斯确定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要将3Com打造成业内的领军企业,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超越IBM、惠普等公司。”
时间逝去,誓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