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DOIT首页 » 资讯中心 » 正文

惠普困境谁之过 董事会是衰退根源

 11年09月23日 14:27【转载】作者:彪赫  责任编辑:尤佳

导读:国外媒体9月23日发表分析文章称,惠普董事会的频繁更换及不作为是导致该公司陷入当前窘境的主要原因。该公司内部人士、原管理人员以及专家认为,董事会在任命高管时把关不力,缺乏对公司基本面的良好把握,而且在业务发展问题上也是犹豫不决。

关键词: 惠普

李艾科已成为惠普第三个被炒掉的CEO,在他之前,前任CEO马克·赫德(Mark Hurd)因性丑闻事件被开,再往前一任CEO卡莉·费奥莉娜(Carly Fiorina)于2005年因与董事会就公司如何运作问题产生分歧而被解职。

企业管理顾问公司GovernanceMetrics International的高级研究助理保罗·霍奇森(Paul Hodgson)表示,似乎没有一家公司像惠普一样在过去几年如此频繁地更换高管。

霍奇森及其他专家指出,惠普董事会有许多新面孔,这表明14位董事中仅有4位是在2009年之前加入的,单今年就有6位新董事加入。

尽管更换新董事会可能扭转公司的窘境,但就惠普而言,恰恰可能是董事会的换届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究竟谁之过?

早在惠普原CEO费奥莉娜离职时惠普的问题就在酝酿之中,但真正爆发是在赫德被开时。

消息人士称,赫德基本上不让董事触及公司日常运营的细节内容;在费奥莉娜离职之后,是赫德重振惠普,将公司发展成收入最高的科技公司。在爆出性丑闻之前,公司董事会曾非常看好赫德。

去年赫德离任引发巨大轰动,在长达数月里各种负面新闻一直围绕着惠普。

对赫德持批评意见的人士称,惠普之所以陷入当前这种困局,赫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主张消减研发预算,这大大阻碍了惠普的技术创新。

除了消减成本及梳理公司业务令赫德赢得了投资者的欢迎,他还主导了包括以27亿美元收购3COM及以12亿美元收购Palm在内的一些重大收购交易。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03-2012 DOI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DOIT传媒 版权所有京公网安备: 110105001105
京ICP证030972号电信业务审批 [2009]字第572号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