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的私心和短视往往误了企业前途
两年过去了,联想已经远离悬崖,并坐上PC市场全球第二的宝座,但柳传志依然对洋CEO的短视给联想曾带来的危险念念不忘。柳传志向本报记者透露,联想在2008的时候摔个大跟头,既有金融危机的因素,也跟职业经理人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的职业经理人阿梅里奥关心的是他在这5年的任期内,扬名立万或者在股价高的时候让他的期权能够变现,使个人资产有所积累,这种行为就有可能是短期行为,对联想的长远发展有害无利。”
柳传志称,当初联想在并购IBM PC后已经看出趋势,个人电脑增长量高于企业用户增长,IBM PC主要卖给大的企业客户,不卖给个人消费,买到IBM之后一定要补上这块短板。这就需要从卖商业PC向卖消费PC的研发方向和供应链改造。“整个改造大概需要8亿美元,时任CEO的职业经理人就按兵不动了,他更关注公司的业绩表。”新兴市场发展得快,理应奋力抢新兴市场,但当时CEO没有重视这块。“新兴市场的打法是不要利润,就要份额。这样的话,业绩表又会不好看,但是,公司如果当时真的有主人的话,我会代表股东站出来说话,我一定有这样的要求(长期投资)。”
尽管兰奇曾在宏碁(微博)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但宏碁创始人,前董事长施振荣坚决地将他换下,而施振荣也曾是兰奇背后的强有力的依靠,让兰奇在宏碁内部一路蹿升。兰奇曾靠杀价抢市占率冲到全球前二,一度超越戴尔。iPad来袭后,施振荣多次提醒兰奇,宏碁应该重启“企业再造”,过去的成功方程式已经不管用。但兰奇坚持己见,认为PC业依然是走规模化道路,不愿在软件研发上多投资。导致今年宏碁业务出现大规模亏损。宏碁不得不火速换将,而兰奇也于上月转投联想。施振荣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意味深长地表示,希望兰奇在联想能融入东方文化,而不仅仅是从西方的角度看问题。
在金蝶的中国管理全球论坛上,柳传志详细介绍了自己给联想找到“主人”的路径。在2010年的时候,通过一系列股权置换,解决联想控股的主导权问题;通过股权分配,让联想变成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然后制订详细的目标进军消费和现代服务业,决心在2014年整体上市,其间让杨元庆自掏腰包回购联想集团(微博)8%。“这一系列举措,都是给我退休后的联想找到主人。”柳传志强调。
“我认为家族企业是能够世代相传的,但是它有它的问题,比如是不是真的能够任人唯贤,能够让更好的人进入到领导层中,家庭里面会有矛盾。我们希望联想后边的传承像家族企业那样能够传承,但是要有一定的机制保证,我们并不是一个家族企业,但是能够像家族企业一样传承,这就是股权结构的引进。”柳传志的观点是,家族企业也有着家族企业的好处,例如“全情投入,团结奋斗,甚至可以不计报酬”,这是柳传志在专访中多次提到的“主人翁意识”。
然而,全世界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30年,其中30%能够生存到第三代,只有10%能够“活”过第三代。而破解这一魔咒的关键所在,则是家族企业能否顺利完成新老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