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DOIT首页 » 资讯中心 » 正文

柳传志 施振荣 徐少春布道中国式管理

 11年10月26日 10:10【转载】作者: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尤佳

导读:上个世纪末,只要谈到管理与管理学,人们就自然地会谈到泰罗、德鲁克、马斯洛等西方的管理学者。曾一度,在很多企业家的办公书架上摆满了这些西方管理学家的书籍。西方发端的股份制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成为公司治理的经典。

关键词: 柳传志 施振荣 徐少春

西方管理模式遇瓶颈,或应考虑中西合璧

“中国大陆的企业和西方企业相比,我们还处于第一代企业家的时代,比如任正非、王石、马云(微博)等,随着历史不断演进,十年二十年之后,一代企业家的权杖会交到第二代企业家身上。如何激发接班人的积极性,除了精神上的,一定要有物质的保障。”还处于第一代创业家的徐少春已经看到这个问题,“西方的股权非常分散,完全是一个经理人控制的公司,这种模式还需要验证。”

徐少春认为,过去的30年,中国通过对东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模仿,涌现出一大批跨国集团,让“中国制造”遍及全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30年间,中国一直在模仿,从未超越过西方经济体的范式。从欧文的人事管理,到泰罗的科学管理,再到西蒙的决策管理,聪明的中国人信奉的“拿来主义”让中国企业找到了药方。但渐渐地,在中国土壤上孕育的企业渐渐尝到了药性的反噬,中国企业领导人意识到仅靠“拿来主义”,是不行的,只有“中西合璧”,才能找到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

施振荣对于柳传志的公司归属解决办法有不同的看法,“柳董事长的安排只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没有解决所有问题。控股上市以后,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又是谁,如果是政府,政府是谁?政府等于社会大众,政府的股权是全民拥有的。因此,在这种形式下,在欧美,家族企业有一个信托机制,尽量让经理人长期稳定。只要这个企业继续成长,像杨元庆这样的企业主人持有的股权依然会被稀释,像HP的创始人一样。”

徐少春指出,金蝶目前是千人持股,徐少春希望未来另外的9000人都能持有公司的股票,跟公司共同成长。施振荣认为这样的设想并不容易,“以宏碁为例,上市前员工都很珍惜自己的股份,愿意跟公司共同成长,上市以后,家里人要买房、买汽车、要消费,就逐渐变卖掉。创始人理想中希望员工长期持有公司的股份,但是到真正上市以后,有太多的原因,员工需要卖掉股票,像兰奇还不是把他的股票卖得一干二净。我正在设计一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03-2012 DOI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DOIT传媒 版权所有京公网安备: 110105001105
京ICP证030972号电信业务审批 [2009]字第572号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