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难怪投资者对惠普失去信心了。美国资产管理公司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在去年秋天造访惠普帕罗奥尔托总部后说:“在惠普办公室走上一圈,会感觉很压抑。”作为一名专门研究复兴环境的专家,他拒绝投资惠普。
长期关注硅谷的分析师罗布·恩德勒(Rob Enderle)则更为直白。“惠普士气低落,”他对《巴伦周刊》说,“恢复员工信心需要时间。”
竞争力分析
惠普仍有自己的优势:在该公司涉足的领域中,多数都处于行业第一或第二。它在打印、PC和英特尔(微博)服务器市场都是全球领导者,份额分别为44%、17%和36%。这很重要,因为庞大的规模为该公司提供了供应链优势,正因如此,出售PC业务才被视为愚蠢之举。例如,倘若没有庞大的PC出货量,服务器中使用的英特尔微处理器成本就将大幅上升。
惠普在IT服务行业位居第二,仅次于IBM。除此之外,惠普的排名则比较靠后:在存储设备领域位居第四,在以太网交换机行业虽位居第二,但却远远落后于领头羊思科。
通过对EDS的收购,惠普已经拥有了年收入达36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业务,客户包括政府机构和企业。不过,虽然非常稳定,但该业务却增长乏力。而在帮助企业利用科技改善业务的IT咨询领域,惠普也远远落后。这些高价值的合同正是IBM的强项,而惠普在该市场仅位列第8,亟待发展。
但光靠投资远远无法在该领域实现突破,还需要横跨多个行业的深厚技能,例如制药、制造和金融,从而协调惠普的所有业务部门。这也可以带领惠普实现复兴,但现在就谈这些还为时尚早。
现在就对惠普股价下定论同样为时尚早,该股上周大约在30美元左右运行。以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师托尼·萨科纳吉(Toni Sacconaghi)为代表的多方分析师认为,随着管理层调低预期,惠普股价有望在未来一年内上涨25%。但他的分析却有很多先决条件,例如:如果惠普能够以IBM的方式重塑自我;如果惠普能够实现较低的个位数收入增长,利润也增长9%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