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在中国PC市场占据31%的份额,目前还在大力拓展拉美和东南亚地区。去年,联想超越戴尔,成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其CEO杨元庆本月早些时候接受《巴伦周刊》采访时表示,由于联想正在通过增加开支提升销量,因此这些市场的盈利是次要的。联想去年市场份额增加了2个百分点,所以惠普必须正视联想的挑战,否则就有可能丧失PC霸主地位。
惠普还需要努力开发市面上最便宜的超极本(Ultrabook),但却不能失去惠普的品质。超极本是英特尔大力推广的一种笔记本,希望在PC市场效仿苹果MacBook Air的成功。同样,惠普放弃平板电脑也是一个错误,这类产品正在蚕食PC销量。惠普必须参与这一市场,否则就会给其他企业留下发展空间。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的数据,如果将iPad计算在内,苹果去年第四季度的PC销量已经超过惠普,二者分别为2060万台和1470万台。
企业业务
惠普通过出售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设备获得的年收入达到220亿美元,这类设备被用于企业的IT系统,但由于云计算的崛起,这类业务却在受到威胁。企业正在逐渐将IT业务交由效率更高的服务提供商处理,放弃自主建设和运营服务中心的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这种云计算设施的企业便会批量购买硬件设备,然后利用自家软件进行组装。而在以前,企业则会采用惠普等品牌产品。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微博) Research分析师安德鲁·里奇曼(Andrew Reichman)表示,惠普需要抓住这一趋势,将零部件作为集成装置的一部分出售。假以时日,云计算提供商便会更愿意通过一家企业采购捆绑销售的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设施,并针对特定应用进行优化。“购买大量产品并自行组装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他说,“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购买解决方案。”
捆绑销售肯定能对惠普起到帮助,虽然在服务器市场占据主导,但该公司的存储器和网络设备业务却比较落后。
自从2010年斥资27亿美元收购3Com以来,惠普便在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与思科处于僵持状态:二者的份额分别为10%和70%,两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如果惠普能够为云计算市场提供新颖的交换机,也就是数据中心交换机,便有望抢夺思科的份额。
关键是将硬件产品与惠普自家的软件整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惠普今年1月任命曾在微软(微博)工作20年的比尔·韦迪(Bill Beghte)为首席软件主管。